昨日曝出的判决结果显示,一审判决确认《股份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外,原告方陈发树的其他请求全部被驳回。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被称为“国内最大股权纠纷案”的陈发树与云南红塔集团涉及云南白药股权纠纷案并未随着去年12月份的一审宣判而尘埃落定。面对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败诉的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方面昨日表示,将继续上诉,并要求云南红塔赔偿11.6亿损失。
据昨日曝出的判决结果,一审判决结果确认《股份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外,原告方陈发树的其他请求全部被驳回。具体包括为:陈发树主张的股份转让协议继续履行、要求云南红塔完善申报材料(行情 专区)的请求、判请云南红塔赔偿其11.6亿元损失、要求被告承担案件受理费等诉讼请求。
这意味着,陈发树预支的22亿元股权支付款沦为无息贷款。陈发树损失的还不仅仅是贷款利息。按照云南白药昨日收盘价(复权后)96元计算,如果陈发树顺利拿到该笔股权,其持股市值高达63亿元,较其昔日入股时的成本溢价41亿元。
在诉讼请求中,陈发树要求,除了维持《股份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外,改判云南红塔继续履行《股份转让协议》,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就本案股份转让事项报送至财政部审批;改判确认云南红塔因违约给原告已造成和可能继续造成的损失,损失共计11.6亿元;改判云南红塔负担本案一二审受理费1696.85万元。
据了解,这起被业内称为“国内最大的股权纠纷案”缘起于2009年。本着回归烟草主业愿望的云南红塔决定将其持有的6581.39万股云南白药股权做出转让,而福建首富陈发树以33.54元/股的价格买进,股权转让总价达22.08亿元,并在随后的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把款项付清。
然而合约中还有一条规定,“本次股份转让事项须报相关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但协议签订后股权转让一事却长期搁置,直至778天之后,中烟草才给出了明确批复,称“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拒绝此次股份转让交易。陈发树付出的22亿元投资也因此成了无息存款。
值得玩味的是,在云南白药股权纠纷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中烟总公司的双重身份。陈发树与云南红塔之间的股份转让协议最后被中烟总公司否决,陈发树方面在一审时提出,有权审批本案所涉及股权转让的国资监管机构是财政部,而不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合同并未终止。
但云南省高院的判决则表示,本案的股份转让协议只有在得到有权国资监管机构的批准同意后才能实施,但目前,本案的《股份转让协议》并未获得有权国资监管机构的批准,因此,对陈发树要求判令云南红塔继续履行该协议的请求,不予支持。
原告代理律师李庆认为,这一认定相当于承认了中烟总公司的行政管理行为,但与陈发树的合同又属于民事行为,中烟总公司的双重身份使得该案诉讼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交至最高院的上诉请求中,陈发树方面要求将本案股份转让事项报送至财政部审批。
“此案中,中烟总公司一方面参与民事交易中,影响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另一个方面又以自己的行政管理行为为自己的民事行为开脱。这种变形金刚的身份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完全推脱掉,严重破坏市场交易规则,打击民营资本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陈发树方面表示。
事件回顾
2009年9月10日,云南红塔与陈发树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双方约定陈发树以每股33.54元的价格,购买云南红塔手中的6581.39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12.32%),股权转让总价达22.08亿元。并于随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股权支付款如数打入红塔账户。
附加条款约定:“本次股份转让事项须报相关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2011年4月27日,迟迟无法落实股权的陈发树向云南红塔出具并派人送达《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催促函》,要求对方自接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转让协议项下股份办理过户登记至他名下。2011年12月8日,陈发树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将云南红塔集团推上被告席。
2012年1月17日,中烟总公司终于做出审批回复,以“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转让”为由,拒绝了此次股份转让交易。
随后陈发树分别向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行政复议,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均以被拒告终,该案最终还是回到了云南省高院。
2012年08月23日,陈发树诉云南红塔集团云南白药股权纠纷在云南省高院正式开庭审理。当日,法庭并未宣判。
2012年12月18日,云南省高院的一审判决才姗姗来迟。昨日,一审判决结果曝出,陈发树方面称已向最高院提起上诉。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