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一重工并购资金遭遇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9日 02:40  新京报微博

  ■ “三一重工(微博)海外并购”追踪

  本报讯 (记者张奕)三一重工(微博)“龙吞象”式的海外并购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昨日,有报道称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的资金实力,以及并购程序违规受到质疑。对此,三一重工昨日对本报记者回应称,公司并购不存在资金问题,同时有信心获得国家部门的审批。

  未获发改委“路条”?

  《长江商报》昨日发布题为《三一重工海外收购陷“质疑门”》的报道称,有机构质疑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普茨迈斯特的资金实力,以及并购程序违规。据本报记者随后获得的该机构材料内容显示,对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三一重工的并购尚未获得发改委的“路条”就擅自与普茨迈斯特签订约束性协议,违反了国家相关法规,未必能够获得中国政府的审批放行。

  第二,三一重工的并购成本并不止公告中宣布的3.24亿欧元,因为是股权100%收购,因此必须承担普茨迈斯特的偿债责任,而普茨迈斯特在2010年的负债就已有3亿多欧元,因此三一重工此番收购成本可能高达6.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60多亿元。

  究竟何为“路条”?

  据了解,200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规定:“有关企业在项目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即境外收购项目在对外签署约束性协议、提出约束性报价及向对方国家政府审查部门提出申请之前,境外竞标项目在对外正式投标之前,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并抄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发改委收到项目信息报告后,对于报告内容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应向报送单位出具确认函,并抄送有关部门和机构。”

  而据《中国证券报(微博)》报道,在三一重工接洽普茨迈斯特之前,其同城对手中联重科已经拿到了发改委批准其并购普茨迈斯特的“路条”。

  三一重工称有“信心”

  记者昨日就此致电三一重工,对方表示,关于三一的并购成本,是经过证监委等相关部门严格审批,才能够对外发布公告。“我们公告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

  另有权威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三一重工之所以与普茨迈斯特先行签约,再至国家相关部门走流程,是源于三一与普茨迈斯特签署了保密协议。“这一协议要求交易双方在正式签约之前,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交易的任何详情。”而中联重科虽获得了“路条”,却破坏了与普茨迈斯特的保密协议,提前向发改委提交了交易内容,最终普茨迈斯特认定中联重科“违背约定”,中断了与中联重科的合作谈判。

  目前,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已经获得德国政府放行,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该公司对于获得包括发改委在内的主管部门的放行表示“有充分信心”,目前正在按照规定走流程中。

  中国工程机械秘书长苏子孟认为,三一有能力将普茨迈斯特成功整合,而作为全球混凝土泵做得最好的企业,普茨迈斯特也能为三一重工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 声音

  商务部官员:

  三一收购有利于全球布局

  本报讯 (记者李蕾)针对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昨日在首届外交官经济论坛上表示,此次收购是中国企业对欧洲投资的典型案例,该项交易将于今年3月交割完成,总体出资额超过5亿欧元,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购,此次收购对三一重工的全球布局和产业链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永福表示当前中国对外投资虽然刚刚起步,但由于势头很猛,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孙永福表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体上来说是受到各国欢迎的,包括欧盟、美国,尤其是身陷危机的欧洲国家,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环境相对有利。“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为投资国创造工作岗位,实际上是借钱给他们来生产。”孙永福说。

  孙永福称,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也比较迅猛,截至2010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2%,去年由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投资总额有所下滑,不过中国对欧盟投资覆盖整个欧盟27个国家。他说,“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努力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步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无论是国企或民企,继续开展对外投资的合作。

  德国驻华使馆经济参赞卢恒科则表示,三一重工在德国建立新工厂,创造了成百上千个工作岗位,又收购了德国公司,加强了在全球混凝土机械生产领域的地位。从长期来看,三一重工还打算在欧洲投资1亿欧元,目前公司使用了很多当地的供应商。“德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清楚,就是热烈欢迎中国公司到德国进行投资。”卢恒科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