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尔地产销售目标大跳水:200亿直落80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7日 05:18  理财周报微博

  理财周报地产实验室研究员 王丽云 王丽新/文

  海尔地产已经暂时取消上市计划,调低销售目标是放缓扩张步伐的战略调整

  又一家房地产巨头感受到了市场的冷淡。

  海尔地产董事长兼CEO卢铿近日在“变局下中国地产价值新方向暨第二届地产金融创新峰会”上对记者表示,一刀切的调控政策“用药过猛”,应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微调。

  一位海尔地产的高层向记者透露,海尔地产近期已对销售目标做了重新调整,由年初的200亿元暗降到了80亿元。

  海尔地产大幅度下调全年销售目标背后意味着什么?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房屋交易量已下降了5成。

  卢铿的“120条建言”

  房地产行业为什么乱?

  乱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土地卖不出去;乱在开发商卖房受阻,存货太多;乱在老百姓持币观望,不知道现在该不该买房子。

  “调控政策也正处在纠结当中,佛山事件令人深思。面对一刀切的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已经找到对策。”卢铿在上述金融峰会上表示,“我对政协有一个建议,一共涉及到120多条意见。”

  此外,他还向记者表示,将在一个月内把这120余条建言,超过一万字的“万言书”以提案形式向辽宁省政协提交,并通过省政协提交给全国政协。

  记者注意到,在这“万言书”中,他重点强调了五项建言,包括调控政策应该实施微调,不能一刀切;要学习一些地方城市的做法,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限购令;把户型做小,合理收税;做好保障房,绝对不能像现在这样瞎做乱做等。

  北京市房协住宅学术委员会委员蔡金水认为,卢铿所提的这几条建议都具有可行性,而且政府也一直在做。把户型做小就是一个典型做法,政府已经禁批别墅用地。近期,万科的15平米超小户型也准备在北京落地。

  不过,记者注意到,卢铿认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是当今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根源所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土地供应。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地产界热议话题,包括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地产大炮”任志强(微博)等都认为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的关键。

  因此,卢铿反复强调的一条建议是增加土地供应,并且不要简单的用价高者得的方式,而采用招标的方式。

  但蔡金水认为,增加土地供应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土地问题。因为开发商土地储备已经很多了,足够用了,有些企业明确表示土地储备够用5年以上。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现在中小城市边缘房子盖的太多了,大多数都空着。所以,现在反倒应该充分利用房屋库存量来合理分配。

  预期腰斩

  在上述会议结束后,记者曾问及海尔地产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是多少,卢铿则表示,不方便回答。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卢铿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高调畅谈海尔地产去年业绩及未来发展目标。

  去年年底,海尔地产宣布2010年销售业绩为70亿元,大约20%的增幅。

  据悉,当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希望海尔地产2011年能达到目标200亿。2011年之后,每年增长100亿。三年16倍,五年30倍。

  显然,这个数字在行业内是罕见的。

  然而,卢铿爽快地接受了这块令牌。

  据笔者了解,今年8月中旬,海尔地产下调了全年销售目标,由今年年初定下的200亿元下调到120亿元。

  当时,卢铿解释,去年原计划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120亿元,后来应集团要求改为200亿元。现在,这只是“回到原点”。

  事实上,“原点”却不是终点。

  2个多月后的今天,一位海尔地产的高层向笔者透露,公司目前对销售目标做了重新调整,由120亿元已经暗降到了80亿元。

  无独有偶,日前,富力地产宣布全年销售目标由400亿元下调到32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不管是海尔地产这样急速成长的新秀,还是富力地产这类稳步扩张的知名老牌军,面对哀鸿遍野的2011年楼市,都迫于销售压力,反复调整自己的销售目标,放缓扩张步伐,借此谋求后期发展。

  蔡金水表示,像海尔和联想插足房地产的“不务正业”不是一个好现象,房地产业务与主业应该逐渐剥离。他同时指出,海尔地产调低销售目标是企业放缓扩张步伐、由求快转为求稳的一种战略调整。

  事实上,目前整个地产行业都在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绿城在紧缩传统住宅开发业务,去搞“代建”扩张了;华业去开矿了;温州有的开发商干脆跑路了。同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呼上市的地产商几乎都集体沉默了。万达上上下下一听“上市”,便三缄其口。

  海尔地产和中坤集团以前都有详尽的上市计划,海尔地产曾一度宣布2012年会完成上市。但近日,上述海尔地产的高层曾向记者透露,海尔地产已经暂时取消上市计划。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也曾向笔者表示,暂缓上市。

  卢铿指出,暂缓上市计划是因为资金充足。

  但蔡金水则认为,这些企业暂缓上市,是因为上市审批严格。况且,目前股市不景气,圈钱并不容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