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公益性的青少年竞赛活动,近日却引发备受关注的慈善诈捐争议。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公司”)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承诺价值1500万元的慈善捐赠,并因此获得赛事冠名权。但在大赛之后,受赠方却有人爆料,尚德公司迄今没有捐出捐赠品,这是一次诈捐。尚德公司则表态,捐赠早已完成。双方各执一词。
更诡异的是,尚德公司将捐赠品直接捐给了自家人的公司,而且还获得中华慈善总会开具的可以免税的发票。
老子向儿子捐赠?
7月24日至28日,尚德电力杯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在湖北襄阳举行,共有220所学校参加了比赛。尚德公司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承诺,自愿向参赛学校捐助价值1500万元的太阳能电池板。赛事结束后第三天,捐赠书指定的受赠方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表示,没有接到任何捐赠品。
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罗凡华向媒体爆料,这是一次诈捐。罗凡华说,尚德公司一直没有兑现器材,“看了电影没有买电影票”。
对于诈捐质疑,尚德公司副总裁黄建章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捐赠的组件早就已经出去了。
记者在尚德公司的出货清单上看到,全部捐赠品在3月5日就已经出库,而中华慈善总会也出具了接受捐赠的收货发票。这些票据显示,价值1500万元的捐赠品有人捐有人收。这些在单据上完成了捐赠的捐赠品,到底被谁领走了呢?
根据尚德公司的捐赠书要求,北京创新中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尚德公司指定为负责实施捐赠的执行方。
整个捐赠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尚德公司向中华慈善总会实施捐赠,同时领取可以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收货发票;第二步,中华慈善总会委托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接收并执行捐赠;第三步,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委托创新中意公司,向参赛学校发放捐赠品。
罗凡华爆料诈捐的理由是,捐赠品没有按程序捐赠,尚德公司绕过了中华慈善总会和版权协会,直接把捐赠品捐给了创新中意公司,而创新中意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尚德公司的副总裁解晓南。
罗凡华认为,这相当于老子向儿子捐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华慈善总会4月15日向尚德公司开出收到捐赠品的发票,捐赠方依据这张货值1500万元的发票可以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
尚德公司将捐赠品捐给了创新中意公司,为何能从中华慈善总会开出收货发票呢?发票上的签字表明,为尚德公司开出并领走发票的正是爆料诈捐的罗凡华。
罗凡华说,往年也是这么做,经过慈善总会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经过,实际上还是尚德把东西交给受赠方。在发票的程序上,走了一个“体外循环”的流程。
捐赠在纸面上完成了应该履行的所有程序。代表捐赠方尚德公司领走收货发票的是罗凡华,代表受赠方签收的也是罗凡华,正是这两张虚开的票据,使尚德公司收到了慈善总会的发票,使创新中意公司领到了捐赠品。
罗凡华解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另一个身份,是创新中意公司的副总经理,也就是创新中意董事长解晓南的下属。
尚德公司发给慈善总会的捐赠书,在字面上委托了第三方实施捐赠,但由于解晓南和罗凡华的双重身份,实际上变成了自己委托自己人,捐赠品转来转去,至今还在自家人的公司里。由于收据齐全,尚德公司副总裁解晓南以创新中意董事长的身份,可以合法持有尚德的捐赠品。
罗凡华说,自己是尚德子公司的孙子公司的员工,也是受赠方的一名职工,这样的双重身份混淆在一起,导致事件发生。
单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张完全合乎规范的捐赠书,但是当把执行方和公司的名字换成具体的人名和职务,就会发现,这是一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是自家人的捐赠。
由于对1500万捐赠品的持有权发生争执,罗凡华最终与解晓南反目后辞职,并爆料诈捐。
受赠学校还要“履行义务”
对于没收货为何开可免税发票,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说,慈善总会可以根据捐赠人的捐赠证明和受捐人的回执收据开具减免税发票,受目前人力限制,慈善总会难以对每笔捐赠物资进行接收和核定。
刘国林坦承,此次捐赠过程中,多方的复杂身份与关系,是他们事先所不知情的。“直到昨天晚上,我才了解到捐赠方、大赛主办方、大赛执行方这三者是捆绑在一起的。”
刘国林说,中华慈善总会下设的专项基金中,也有由捐赠者的子公司作为执行方的,但由于这些专项基金都成立了项目办公室,由总会项目专员和执行方共同实施,因此降低了风险。而此次活动,慈善总会由于仅作为支持单位,便没有采取这样的方式。
这批还没有分发下去的捐赠品该何去何从?中华慈善总会表示,目前已经成立了项目组专项监管捐赠品发放。
刘国林说,中华慈善总会知道事件之后,派出项目专员直飞无锡,到了尚德总部,要亲眼验证这批货物出没出库、存在何方、有没有出库单、件数和单价。经过工作人员调研,证明尚德出库是真实的。
按照北京创新中意公司提出的捐赠物资发放计划表,这批物资将在今年年底发放完成,目前已完成前两批货物的发放。中华慈善总会表示,将按照时限对其进行监督,“跨了年就要追究”。
捐赠品为何至今没有捐赠给参赛学校?解晓南解释,尚德公司是为了保证捐赠更加规范,捐赠品物有所用,所以没有急于发放。
根据尚德公司7月份提出的捐赠细则,接受捐赠的学校必须履行9项义务,其中包括支付运费与安装费用、承担考察组食宿开支与路费、组织当地媒体跟踪宣传扩大影响等。只有能够满足这些细则要求的学校,才能最终得到捐赠。
对此,尚德也遭到是否具有商业营销目的的质疑。如果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学校,捐赠品最终还是捐不出去。
慈善监管体系存在三大漏洞
就这一事件,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指出,我国慈善监管体系当中确实是存在漏洞。
漏洞一:捐赠和接收程序太简单。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最大的漏洞在开发票,一定要接收到东西才能开发票,主要问题在于捐赠协议太原始,接收的程序太简单。
漏洞二:实物捐赠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尚德公司号称捐赠太阳能电池板价值1500万元,有网友对这些产品的实际价值表示怀疑,但目前对实物捐赠的价值如何评估并没有明确规定。王振耀说,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评价公司或者评价的标准。
漏洞三:著名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没有规范。
对于像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都有巨大的品牌价值,但是这些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由谁来监管、如何规范,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