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冶恒通巨亏出路成疑 面临国资委审计组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8日 00:34  东方早报

  中冶仍未甩掉恒通“烂摊子”

  身上背着数十亿元巨亏的包袱,中冶恒通出路成疑。在“净身出户”、从中冶集团剥离之前,恒通除要面临国务院国资委审计组的调查,还要解决数千人的裁员问题。

  早报记者 季哲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集团)因投资恒通巨亏,正在接受国务院国资委审计组调查。相应的资产处置,仍无实质性进展。

  中冶集团新闻发言人邵波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中冶恒通资产还在处置过程中,但目前仍没有实质性进展。针对有关“预计何时会有结果”的追问,邵波称“还要再等等”。

  “国资委正在审计”

  此前的7月11日,有香港媒体披露,中冶集团对中冶恒通投资已经超过70亿元,最终将承担高达46亿元的亏损。

  7月13日,中冶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地处河北唐山的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冶恒通)自组建以来,由于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改造未完成、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成本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金融危机冲击等原因,造成公司的产品成本、运营成本过高,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持续亏损。

  中冶集团发布公告当天,邵波致电早报记者称,中冶集团自2007年设立中冶恒通,投资资金是“动态的”,而具体亏损金额目前也难以估算。

  亏损金额固然“难以估算”,相应的审计已经展开。邵波27日坦承,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做审计。

  此前的23日,中国广播网援引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峰的话称,整件事情还在调查当中,还没有做最终的结论,“一旦结果出来,肯定会按照相关的规定严肃处理。”

  大裁员进行时

  对于河北钢铁集团收购中冶恒通的进展,邵波昨日称,河北钢铁与中冶集团在谈,什么可能性都有,但目前还没有结果。昨日有分析人士称,目前中冶恒通负债过重,河北钢铁不可能轻易接受这个“烂摊子”。

  “河北钢铁集团会不会收购,很难说。”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内部人士分析,中冶集团并不擅长钢铁生产,其收购的唐山恒通也只是一个冷轧厂,并没有做全整个产业链,上游成本受人控制,难免亏损。

  分析人士指出,中冶的当务之急,是清理出一个净壳。

  一位中冶恒通内部员工昨日透露,他在23日接到公司两份通知,一份是《解除劳动合同告知书》,一份是《经济性裁员办理流程和经济性补偿计算说明》,前一份有中冶恒通盖章。

  该员工称,此前公司已有2500人以上“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目前“经济性裁员”有600多人,裁员一事估计会延迟至8月1日。

  对此,邵波称,裁员这块,按照规定在做,一共4000多人,现在没有最终做完,还不好说,数字天天在变。

  那么,是不是要全部裁退?邵波说,最终还要看资产处置结果。

  另外,对于此次中冶恒通巨亏一事是否牵连中冶集团旗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冶,601618.SH,01618.HK),邵波日前在发给早报记者的一封邮件中称,截至今年6月底,中冶恒通应付中国中冶总计为589万元,中冶恒通应收中国中冶总计733万元,“据此,中冶恒通的处置过程,对中国中冶的整体影响不大。”

  至于“中国中冶2007年度向关联方中冶恒通提供贷款7亿元人民币”是否面临较大风险的问题,邵波在邮件中并未回应。

  此前,早报记者从中国中冶2009年9月17日发布的A股招股说明书中发现,2007年度,中国中冶向关联方中冶恒通提供贷款7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国中冶与中冶恒通间,一度有相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根据中国中冶披露的2009年、2010年年报数据,2009年年末,中冶恒通的应收票据余额为630万元,2009年度中冶恒通的应收账款为1486.9万元,2009年中冶恒通的预收款为2681.8万元,2010年中冶恒通的应收账款为651.8万元。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