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
75%
中国天府可乐集团成立于1988年,其主体厂重庆饮料厂曾为全国八大饮料厂之一,发展最好的时候,曾在全国拥有100多家装瓶小厂,占有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
7次
自2008年开始,天府可乐集团开始向百事可乐公司索回品牌,曾7次发函,并于2009年向法院提起诉讼。
看点
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7日宣布,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已于日前判决天府可乐配方及生产工艺等属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所有,百事公司停止使用并返还配方及生产工艺等资料。媒体评论称,这是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品牌之争首轮获胜,也是近年来中国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交锋的首次胜利。
为品牌对簿公堂
作为民族品牌,天府可乐曾在国内风靡一时。
资料显示,1980年至1981年,重庆饮料厂的饮料研究所与四川中药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具有可乐风味和口感的饮料,定名为“天府可乐”。
中国天府可乐集团成立于1988年,其主体厂重庆饮料厂曾为全国八大饮料厂之一,发展最好的时候,曾在全国拥有100多家装瓶小厂,占有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
在国际饮料巨头进入市场的背景下,经过反复权衡,天府可乐1994年与百事公司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约定共同投资设立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由外方占60%的股份。
据新华社报道,在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后,合资公司未遵守生产天府可乐占50%的承诺,逐年减少天府可乐生产,到2005年时仅剩下1%。与此同时,合资公司累计最高亏损达7000万元,中方公司未分得一分利润,成为特困企业的天府可乐集团于2006年出售全部股份,至此百事控股94.4%。
合作虽然结束,但天府可乐商标权,却留在了合资公司。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代理律师徐来庆表示,合资关系终止后,百事方面还在继续利用天府可乐的配方和技术秘密。
自2008年开始,天府可乐集团开始向百事可乐公司索回品牌,曾7次发函,并于2009年向法院提起诉讼。天府方面认为,天府公司在与百事公司合资过程中,其出资中并未包含“天府可乐”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等技术秘密及技术档案,外方控制的合资公司长期非法占有天府公司所有的科技档案,其中包括“天府可乐”配方及生产工艺的技术档案,擅自长期生产“天府可乐”。
2009年10月,重庆五中院正式受理该案,并确定了开庭时间。但是,案件的审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重庆百事先是提出管辖权异议,后又以此案应按合资合同的仲裁约定处理、法院无管辖权为由,向市五中院提交了异议申请。经历多次波折后,该案终于在近期再次开庭,有了判决结果。
天府还将追讨商标
《重庆晚报》援引天府可乐现任老总钱黄的观点称,这起官司争论的核心是天府可乐浓缩液的成分、配方和生产工艺的技术秘密。将配方和技术秘密交给合资企业,是出于当时觉得“外资可以帮助我们做大做强”的美好预期。但合资后,由外方掌握控制权的合资公司逐年减少了天府可乐的市场份额,直到后来一瓶都不生产。
重庆百事辩称,本案涉及的商业秘密纠纷属于合资合同争议,应按合同约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仲裁。在公司成立前,合资外方股东已明确要求将所有有关天府可乐浓缩液的制造技术全部转移给重庆百事。而天府可乐也接受了。现在,该技术秘密和生产工艺已经为重庆百事所有,天府可乐无权拥有该技术秘密。所以,他们不存在侵权。
而百事中国除了对重庆百事的相关观点表示赞同外,还表示天府可乐没有证据证明百事中国操纵重庆百事侵犯技术秘密。在天府可乐退出重庆百事之前,重庆百事一直都是根据合资公司章程生产天府可乐全套产品。
据新华社报道,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12月4日宣判,天府可乐配方及生产工艺等属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所有,百事可乐公司停止使用并返还配方及生产工艺等资料。针对天府可乐集团提出的百事公司侵犯商业秘密并要求民事赔偿的诉讼请求,法院以缺乏事实证据予以驳回。
《广州日报》报道称,钱黄在案件判决后表示,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虽然要求民事赔偿的诉讼请求被驳回,但钱黄表示,现时已沦为特困国有企业的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即将启动追讨“天府”商标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确认当年的“天府”商标所谓转让无效并要求百事公司赔偿巨额的商标使用费及商标减值损失。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百事可乐在华联系人对媒体表示,“天府”品牌是经政府批准后,合法转让给重庆百事的。百事不仅吸收并雇佣了千余名本地员工,并且还为合资企业及合作伙伴提供了多种额外的经济支持。
百事还表示,根据收到的法院判决书,合资企业重庆百事以往使用“天府”的配方及工艺,均是合法行为、不构成任何侵权。
不过,该公司也表示作为经法院确认的天府可乐商标的合法拥有者,合资企业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会尊重法院判决,在合资企业期满前,将原合资合同约定的专有技术部分提前转交原合作方。
民族品牌应引以为戒
近年来中国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合作增多,由此引发的争议与纠纷也逐渐增多。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娃哈哈与达能等纷纷“分手”并陷入品牌争夺纠纷,之前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也引发巨大争议。
天府与百事的品牌之争,一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此番胜诉,被《北京商报》评价为民族品牌状告外资品牌获胜第一案。新华社报道也称,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品牌之争首轮获胜,也是近年来中国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交锋的首次胜利。
“这是我们的家丑,但就是要外扬,因为我们想重振天府可乐这个品牌,也为后来者提供警戒的教训。 ”钱黄说。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表示,在天府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个案例中,最遗憾的是没对违反将承担的责任及赔偿作出规定,因此天府可乐“占50%”的要求被弃之不顾。而合资公司连续亏损,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变相侵吞或转移资产,否则也很难主张权利。
赵万一说,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民族品牌和跨国公司合资的热潮,但一些国产品牌就此被雪藏了,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获得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证”,进而掌控市场定价权。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民族品牌的壮大发展。
《北京商报》援引营销专家李志起的观点称,虽然天府可乐的胜诉可能不会对百事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追讨配方和商标的行为,体现了国内本土品牌抵抗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垄断的觉醒意识。民族品牌对知识产权重视度的提高,也为其自身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天府可乐仍面临着继续索回各项权利和重新生产的现实难题。天府可乐由兴盛到衰亡,再到艰难“索回”的历程,对于中国民族品牌而言无疑是一堂生动的警示课程。
而据《重庆晚报》消息,天府可乐集团总经理钱黄表示,“只要把核心技术拿回来,天府可乐有望在一年后重出江湖。钱黄称,虽然公司现在举步维艰,但他们的“天府”品牌深入人心,他们正考虑融资、与财团合作等方式重新启动生产。有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也有技术实力,他们所有职工都对前景看好。
对于未来,钱黄表示肯定还有很多困难,“但我们会坚持到底,一直到重新生产的那一天。”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