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大发电集团主营业务亏损透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0日 13:02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主营发电业务大部分亏损,尤其是火电业务全面亏损,需依赖非电力业务支撑总体盈利状况。分析人士认为,煤电价格长期“顶牛”及电价改革滞后导致“火电越发越亏”,发电集团不得已向上下游延伸以谋取非电领域盈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带来发电安全隐忧,破解之道仍是推动市场化电力改革。

  *  主营电力业务“两赢三亏”*

  记者从国家电监会和各集团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经营状况总体盈利,其中,华能居首,盈利42.8亿元;国电和中电投各盈利30.6亿元;华电微盈3亿多元;大唐殿后,盈利0.83亿元。但主营电力业务只有华能和国电两家盈利,余下三家亏损,其中火电业务五家全亏,亏损额5亿元至30亿元不等,而水电和风电盈利状况较好。支撑电企盈利的主体是煤炭、电解铝、金融等上下游非电力业务。

  *  煤价上涨和机制不顺是主因*

  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燃料成本占发电成本的70%以上,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燃料成本增长过快,是五大集团火电业务全面亏损的主因。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认为,市场机制不健全,电价政策不完善,不同程度降低了发电企业的收益。此外,供热价格远低于成本、地方政府对发电企业的财政补贴不到位也加剧了发电企业的亏损。

  *  应加快以市场为主导的电力改革*

  薛静认为,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角度来看,发电集团向煤炭、电解铝、港口运输、金融等上下游延伸,是“不务正业”,产业链过长,存在投资风险。但在目前煤电价格机制难以理顺的情况下,这也是不得已之举。

  分析人士认为,破解发电集团主营电力业务亏损难题,长远来看还是要靠电力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疏导煤电矛盾。电价改革是电力改革的核心。薛静建议进一步论证煤电价格联动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用市场而不是行政办法解决煤电矛盾,避免让“煤电联动”成为“煤电联涨”。

  谭荣尧认为,解决发电集团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费用过大问题,应营造合理的政策环境,加紧把发电企业培育成合格的市场主体。要把竞争性资产坚决交给市场,用市场的力量来约束企业,使其控制投资速度,加强资金管理,改善债务结构。 (据新华社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