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中傲然挺立 访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8日 12:5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5月18日电 题:金融危机中傲然挺立 做好战略决策化危为机——访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

  记者 贾远琨

  身处国际化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驰骋在国际航运界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直接面对着来自全球宏观经济、金融、贸易、能源等各方面的巨大挑战。中国海运是如何在金融危机带来的航运市场严寒中傲然挺立,并化为危机,成长为拥有集装箱运输、油运、货运、客运、特种货运输等五大专业船公司组成的主营船队?中海集团总裁李绍德给出了答案。

  记者:2008年底,航运市场遭遇金融危机重创,货量下降,运价低迷,航运企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市场“严寒”。您认为,航运企业面临怎样的市场风险?

  李绍德:航运市场具有周期性,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性波动。2003年航运市场好转,2007年达到高潮,这一航运旺季延续到2008年的前3季度,连续好了5年。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底,有一家公司抛售了美国和加拿大的4个码头,有很多企业和基金去竞买,最后某国以20多亿美元的教师退休基金取得经营权。航运是一个产业,也是实体经济,应该是搞运输的产业投资,而不应当是基金和退休基金。这一现象表明,航运市场过热了。果然,之后航运市场的巨大冲击证实了当时的判断。

  企业经营会有风险,不发展有更大风险,向哪个方向发展很重要,关键是要避免风险。企业的战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风险,必须把好市场的脉搏,做好市场研判,不能盲从。

  记者:航运企业直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您认为中海集团应当如何规避风险,支撑企业稳健发展?

  李绍德: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贸易大国。我国沿海航线是重要的南北物资运输大通道,我国9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海运来完成,海运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航运企业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航运又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航运企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海集团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发展变化,并顺势而为,为企业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天地。

  中国海运从沿海运输起家,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一个企业在某一个领域投资过大会带来较大风险,所以中国海运提出“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集装箱、油轮、散货运输形成4:3:3的比例,以抗衡航运市场对某一细分市场的冲击。

  记者:中国海运的业务如今在不断扩展,已经发展到陆上产业,这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李绍德:金融危机以后,航运企业纷纷选择抱团取暖来应对金融危机,运输结构出现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钢铁企业将钢板给造船厂,造船厂把船舶提供给船公司,钢厂的矿砂进口又要通过航运企业完成运输,可见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2008年11月底,中国海运遵循上下游产业整合的发展路径,将造船、钢厂、海运连成一体,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发展路径,中国海运在加强航运产业的同时,也在延伸陆上产业。2006年收购江苏一家造船厂,推行“修造并举”的方针,现在已经取得了100多亿元的订单,这是中国海运自身船队结构调整,船队、运力提升的需要,也是对外市场销售我们船舶工业的途径。

  此外,加强对码头产业和物流产业的投资和管理也是中海集团陆岸产业开拓的重要渠道,总体上希望陆上产业与航运主业贡献向3:7努力,规避市场对航运的波动影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