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惠誉6年首降中资行评级 中信招行因信贷激增上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 01:46  东方早报
信贷从紧而需求不减的大背景下,能接受利率上浮的客户将获得银行“优先”考虑。CFP 图
信贷从紧而需求不减的大背景下,能接受利率上浮的客户将获得银行“优先”考虑。CFP 图

  惠誉六年来首降中资行评级 中信招行因信贷激增“中招”

  早报讯 全球顶级评级机构六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

  作出这一罕见举动的是惠誉国际评级(下称惠誉)。根据惠誉周二在A股收盘后发布的最新评级报告,此次其下调了中信银行(601988)、招商银行(600036)的评级,但维持了另外14家全国性中资银行的评级。

  该评级机构称,上述两家银行的评级都从C/D级下调至D级。惠誉驻北京的高级董事兼金融机构评级部门负责人朱夏莲说,过去一年中所有中资银行的财务状况多多少少都因贷款规模的大幅增加而遇到压力,但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财务状况削弱程度最为明显。惠誉说,让这两家银行的评级继续高于其他14家银行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可查资料显示,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关键元素,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贷规模大幅扩张,净新增贷款约为2008年的两倍。到目前为止,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保持在纪录低点,但由政府推动的贷款激增现象已经让市场对很多新增贷款的质量产生疑问。

  惠誉周二声明,招商银行成熟的零售网点、充足的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和更加多样化的营收来源,在同行之中仍旧突出,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其资本充足水平的下降。

  惠誉特别指出,招商银行2008年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削弱了它的资本状况。招商银行计划配股220亿元,这一申请已在周一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但惠誉警告,此举不足以使其评级继续高于同行。

  另一个引起惠誉担忧的因素,是上述两家银行表外负债的累积。

  报告称,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将贷款重新打包成财富管理产品的过程中存在额外的隐藏信贷风险。2009年这两家银行的此类产品发行规模居前。

  这类产品通常由银行出售给信托公司的贷款组成,银行保证未来将回购这些贷款。

  分析师们说,银行在这些贷款售出期间通常将它们移出资产负债表,降低了正式的未偿贷款水平,但却面临违约风险。

  惠誉上一次下调中资银行评级还是在2003年10月,当时针对的是华夏银行(600015)。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上一次下调评级是在2003年11月,遭下调的银行是中信银行,当时名为中信实业银行。

  惠誉的D级评级表明一家银行“内部和/或外部资本状况薄弱”。惠誉关注的16家中资银行评级目前为D、D/E和E。

  穆迪资深银行业分析师说,自中资银行几年前进行资本调整并举行首次公开募股后,穆迪通常将它们的评级定得较低。她说,目前很难看出这些银行在经济低迷时表现会如何,因为它们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商业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昨日的股价明显未受评级下调消息的影响,当天两行分别大涨4.04%和2.30%。

  时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姚浩然认为,降级对两行股价打击有限,原因是中资银行信贷评级历来不高,而惠誉给出的降级理由也在市场预期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