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航天科技嫦娥探月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 15:32  国资委网站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传说,但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火箭研制人员的手中,嫦娥奔月成为现实。站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个最高的领奖台上,他们说,他们付出的所有汗水、心血和智慧,都是——

  为了那个美丽的传说

  探月使者不辱使命——记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向太空,开启了中国人的第一次探月之旅;

  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向世人完美亮相,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

  2009年3月1日,在历经494天飞行、完成全部使命后,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准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我国探月一期工程也随之宣布完美落幕。

  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份崇高的荣誉中,凝结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的心血和智慧。这个40岁以下青年占71%、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用成功报效了祖国。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要求团队重视基础质量,严抓工作规范;狠抓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确保系统可靠;狠抓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整个“嫦娥一号”研制队伍上下一心,铆足干劲,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与不懈努力。

  对一个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的从天体,如何去?怎么去?要让“嫦娥一号”跨越遥远的距离顺利奔向月球,卫星轨道设计成了“嫦娥一号”研制团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才能选择一条既精准又合适的地-月转移轨道,并在异常复杂的太空环境下调整、维持和优化轨道?这项任务交到了五院总体部系统工程室杨维廉研究员挂帅的工作小组手中。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达到任意精度的有效方法,又利用模型对地-月转移轨道进行了全局性研究,其结果对于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距地7万公里到地月38万公里的距离,卫星各类信号面临着严重衰减的问题,如何大幅度提升远距离测控技术是测控数据传输分系统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吴学英带领测控数传分系统人员日夜攻关,确保了嫦娥一号卫星能够把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稳定可靠地传回地面。

  定向天线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组合系统,它的功能是建立星地间数据传输与测控信号的无线通信链路。担负这项攻关任务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主任设计师孙大媛,她手下的“兵”同样是几个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通力协作,取长补短,硬是把这块难啃的骨头拿了下来。

  可是,实际情况比想象的更为复杂。在各种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我国气象部门发出预测:“嫦娥一号”在一年的寿命期内必定会经历两次月食。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仅余的两年时间里,主任设计师邵兴国带领热控工程研究室通过各种补充试验来设法提高“嫦娥一号”生存能力和可靠性,对卫星热控设计和数管软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卫星能够抵御住巨大的冷热温差。

  奔月还必须具备一颗可靠灵敏的“心脏”,这颗“心脏”就是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简称GNC系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主任设计师张洪华带领GNC团队设计出了适合对月遥感的紫外敏感器,让它作为“眼睛”来观察月球。至此,嫦娥一号卫星的所有关键技术全部攻克,嫦娥一号卫星正样研制完成。

  绕月探测工程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记录:第一个进入月球轨道的航天器、第一次使用紫外敏感器进行姿态确定的航天器、第一次实现远程测控通信的航天器……而每个“第一”的背后,都凝结了每个嫦娥团队成员的心血,都彰显了科研人员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与广大航天人一起,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金牌火箭续写辉煌——记长征三号甲火箭研制团队

  

  在绕月探测工程中,托举嫦娥一号卫星升空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试验队共188人,40岁以下人员占60%以上。

  在嫦娥一号卫星即将升空时,除了总设计师贺祖明是满头银丝,率领这支队伍的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少帅军团”:岑拯,43岁,长征三号甲火箭总指挥;陈闽慷,35岁,长征三号甲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段增斌,39岁,火箭发动机副总设计师;赵向荣,33岁,长征三号甲箭载计算机研制组主任设计师……

  作为长征家族中的金牌火箭,“长三甲”此前已经成功发射了14次。但由于这次发射窗口的特殊性,还是给年轻的火箭研制团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火箭的发射窗口一年中只有两次,每次只有三天,发射窗口时间只有35分钟。

  长三甲火箭研制队伍并没有因为金牌火箭的荣誉而放松对质量的控制。“两总”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确实在这次发射中做了很多‘附加动作’”。为了完成好发射任务,发射试验队提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工作目标。

  多做几个“附加动作”,把工作做细致,“两总”心里就更有底。在长三甲火箭出厂前,他们先后进行了两次全箭测试,控制、动力、测量等分系统做了厚厚的四大本故障预案。队员们对多余物的检查也更加严格、细致,他们借助放大镜和手电筒检查每个细节,确保不留死角。

  “有很多工作不是不让你干,而是等着你干。年轻人一进来就必须迅速顶上来。”长征三号甲火箭控制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孙岳说。尽管压力很大,但孙岳说:“我还是爱这个工作,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没有羡慕过别人。”

  火箭发动机副总设计师段增斌说:“我们的发动机执行过104次航天任务,保持着100%的成功率,没有点航天精神是不行的。”

  长三甲火箭起飞后,火箭将完成级间分离、二级点火、三级点火、星箭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一系列“规定动作”。为了能让24分钟的“规定动作”得到完美展示,发射试验队们清楚地记下了一笔“时间账”:2004年5月,火箭箭体结构开始生产;2006年9月,火箭完成电气系统综合试验,同年12月完成全箭总装;2007年1月和8月,分别完成了两次全箭出厂前测试,按照计划要求完成了总装、出厂测试、质量复查和质量检查确认,以及两次“两个百分之百”复查复审等工作。

  在三年多时间里,这支队伍还不断注意从同类型火箭的发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射试验队制定了明确的质量工作项目,诸如发射场“双想”、发射预案审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轨道及窗口培训等等。还细化了准时发射和成功发射的措施,逐一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2007年10月24日,在全世界注视的目光中,长征三号甲火箭又一次续写辉煌,用一个完美的挺举,成功地发射了我国首颗探月卫星。

  当年,在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之际,新华社发表评论说,从“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到“嫦娥一号”工程,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催生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一大批年仅30岁至40岁的业务骨干在探月工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