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高盛“亲疏有别”违规操作,还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杀鸡儆猴”?调查抑或是美国监管当局对金融体系改革发起的背水一战?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富贵险中求,想要成名成腕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华尔街各种金融机构尸横遍野的时候,高盛不仅健健康康地活在华尔街上,笑看“朋辈成新鬼”,而且凭借高风险赚取了高收益。那些曾经令高盛望尘莫及的华尔街豪门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它的血脉却日益兴盛。
危机刚过,高盛就创下多项纪录: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34.4亿美元,是其140年历史中盈利最高的一个季度。美国证交会的数据显示,高盛在今年二季度的46个单个交易日中,每天都创下1亿美元的单日收入,这又是华尔街的一项纪录。
然而,尽管以高盛为首的美国多家银行近来的巨额盈利让沉寂已久的华尔街重新热闹起来,白宫却似乎并不高兴。究其原因,美国政府是担心这些金融巨头重新走上经济危机前的老路,而金融体系改革却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枪打出头鸟。风头正劲的高盛集团于是再一次成为金融监管当局“关照”的对象。
8月2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金融监管负责人盖文(William Galvin)向高盛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公司分析师与交易员每周就交易业务举行的秘密会议的信息。盖文称,高盛向某些交易员口头提供短期荐股信息,让他们告诉重要客户,而这种秘密行为可能会给另一些普通客户造成损害。
对于这些批评,高盛的发言人回应称,秘密会议上的建议与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的基本面分析始终是一致的,而且这些建议通常不足以让股票评级发生变化。
高盛的回应似乎并没能说服监管当局——美国证监会围绕高盛公司向少数顶级客户秘密荐股的调查进一步升温,一些地方州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也启动了对高盛涉嫌违规的调查。调查人员称,不排除向更多华尔街大行发出传票。
到底是高盛“亲疏有别”违规操作,还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杀鸡儆猴”?调查抑或是美国监管当局对金融体系改革发起的背水一战?
祸起“荐股门”
或许是为了打破潜规则,监管部门决定从最“招摇”的高盛入手。高盛太张扬了。
7月14日,高盛公司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盈利超过该公司2008年全年利润,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高盛获利强劲主要原因是其吞噬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中,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已经消亡,美林被美国银行并购,摩根士丹利转向谨慎策略,而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依然在忙着内部“救火”。
另一方面,与过去半年的业绩紧密相连,高盛为29400名员工计提了114亿美元的报酬。如果公司下半年保持同样的利润水平,其雇员今年平均收入将达到73.3万美元——又一项历史新高。
人们一直批评华尔街的高奖金制度鼓励过度冒险才导致了金融危机。在美国失业率高达9.5%并且还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高盛员工的收入将十数倍于全美平均水平。
于是,如此张扬的高盛不得不面对形象不佳的问题——不久前,《滚石》杂志就将高盛比作“吸血鬼”,称这家贪婪无情的金融巨头“四处寻觅金钱的味道”。
高盛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帮助客户做交易,而不是自营业务。对于不少华尔街大行,交易业务都是一块肥肉,高盛二季度创纪录的34.4亿美元盈利,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交易业务的增长。
在一些大行旗下的研究部门就职,分析师们也会面临争取客户的压力,而他们的实际薪酬要由他们所推荐股票的表现决定。这样的薪酬体系在大型华尔街公司中很常见。在高盛,就对提供有用信息的分析师进行金钱激励,每年拨出的分析师薪酬资金中,约有50%要根据交易客户的反馈进行发放。
利益驱使下,分析师们言行不一或者对客户区别对待似乎显得合情合理了。
8月25日,高盛的一些内部文件被美国媒体曝光。文件显示,高盛的分析师每周都在“交易业务秘密会议”上说出他们根据收益报告、大市方向和其他因素挑选出的可能上涨的股票,他们的推荐和高盛广为发行的长期研究报告中的股票评级可能会有冲突,而很多非顶级客户正是通过研究报告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批评者称这种做法损害了大部分客户的利益。
美国《证券法》规定,高盛这样的公司需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客户,向他们提供一样的信息,并且分析师不能发表与其对股票真实看法有出入的意见。
然而,内部文件显示,自大约两年前高盛开始每周举行“交易业务秘密会议”以来,该行已违规向交易员和顶级客户提供了数百只股票的“交易建议”。
类似高盛采取的区别对待大型客户的做法,是否具有行业普遍性?盖文透露,他的调查可能会扩大到其他华尔街公司。
盖文等监管人士担心的是,华尔街目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一家公司的交易部门会向同一集团旗下的研究分析师施加过度影响,以帮助公司赢得更多的交易或是投行业务。
或许是为了打破潜规则,监管部门决定从最“招摇”的高盛入手。
华尔街“复活”了?
高盛可以一如既往地推行高风险业务,但其风险仍然由全美纳税人和全世界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人民来承担。
过去数月,华尔街一直在讨论高盛的“复活”,最终,高盛的业绩还是远超过市场最乐观的预期。这一重大利好消息,立刻在华尔街被视作危机已经结束的信号。高盛的高收益源自高风险。
二季度末,高盛的风险价值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3%,至2.45亿美元,较上个季度的2.4亿美元有所增加(风险价值指一家公司单日可能损失的资金)。
而依靠高波动性获利的高频率交易,最近也成为美国市场上最为主流的交易方式。金融机构运用复杂的模型公式,每秒钟通过电脑在全球市场上交易成千上万次,其收益主要来自提供买入和卖出价之间的息差。
目前为止,高盛在高频交易领域已占主导地位。纽约证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的这一周,该证交所由电脑进行交易的24%是由高盛进行的,这一比例无人能敌。市场上另外几家大型对冲基金,如SAC,Citadel和文艺复兴科技等也是主要玩家,但他们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两位数。
《华尔街日报》引用纽约研究公司Tabb Group的数据说,高频交易今年占了美国股票交易总量的73%以上,高于2008年时的59%,已成华尔街发展最迅速的一种交易策略。
作为华尔街的风向标,高盛和它的同行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把那些该死的房屋抵押贷款和有毒金融衍生物从账面上择清楚后,华尔街能够依靠传统的资本市场业务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华尔街是否真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应当注意的是,在高盛强劲表现的同时,其核心的投资银行业务盈利却下跌了15%,其中由于业界普遍景气不佳,高盛一贯擅长的并购咨询业务盈利大幅下滑54%。数据表明,今年高盛在全球并购市场总共参与了180件并购案,为其带来5.65亿美元的盈利;而去年同期,高盛参与的并购案总数为271件,为其带来盈利总额高达12亿美元。
高盛的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产品交易部门是主要创收单位。国内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高盛所谓的交易其实就是豪赌——赌次债、赌油价、赌汇率。“油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动荡不停,就是因为有高盛这样的公司在其中上下其手。美国为什么迫切希望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原因也在于华尔街要赌。”该人士说。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卢西恩·A·比比查克教授是美国少数敢于直接批判华尔街的学者。他说:“现在似乎又要重归错误的短期分配结构,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危机。”
高盛这回或许是赌赢了,但这并不能证明赌博是正确的。如果赌钱赚了,周围的人一片赞好或保持沉默,那赌徒如何会戒赌?高盛可以一如既往地推行高风险业务,但其风险仍然由全美纳税人和全世界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人民来承担。
奥巴马的挑战
问题不仅在于交易安全制度能否确保不发生另一场危机,还在于华尔街交易商是否会利用公众对金融系统的支持来谋取个人利益。
前车不远,后车又覆。华尔街贪婪文化又回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的贪婪本性受到民众的反感。今年1月在谈到华尔街薪酬时,奥巴马也曾怒斥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一边祈求政府资助一边坐拥天价薪酬“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不过奥巴马最终并未对金融业薪酬问题下狠手整治,这使得白宫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当然,高盛的惊人利润对于总统和国会议员们来说,现在的问题不仅在于交易安全制度能否确保不发生另一场危机,还在于华尔街交易商是否会利用公众对金融系统的支持来谋取个人利益。
最近的危机已经清楚的表明,华尔街金融巨头被美国政府决策机构视为“倒不得的大树”,而政府官员又开始担心华尔街是否已经从这次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抑或是他们又要重返以长期风险换取短期利润的老路。早在6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宣布了庞大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美联储摇身一变成了“金融监管太上皇”,被赋予监管金融市场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权力,及全面监管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方案还计划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拥有超越目前所有监管机构的权力,并将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威胁的机构和个人都列入严格监管范畴。
该政策出台后,受到共和党议员和“金融精英”的强烈抨击,称这些制度将会窒息美国的金融业。香港《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评论这项政策可谓白宫的“背水一战”。
根据美国法律,该改革方案需要在今年底前在国会得到通过,方能生效。可以预料的是,方案内容将会受到来自国会及金融界的巨大挑战,能否通过成为法律和顺利实施,将考验奥巴马的勇气和能力。
由于方案给予联储局和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太大的权力,已经在两大党之间,监管部门及利益集团之间引起广泛争论。但是,不少分析师却对这个方案的前景甚是担忧,他们认为,这个“更为古板”的金融体系的宗旨或许难以撼动华尔街的冒险文化。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会两院的相关委员会针对金融监管还没有具体行动。白宫官员估计国会至少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有所动作。一名政府高级官员在谈到国会将立法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时表示,“如果我是华尔街公司高管,我也许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国会的金融监管改革进程才刚刚开始。”
这是否意味着,监管当局调查高盛“秘密会议”只是刚刚拔剑,以后可能还会有一系列的招数将陆续使出?
高盛等金融机构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较量正在激烈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