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产经 > 中国平安欲收购深发展 > 正文
H股两天跌8.35%昨A股跌近5%
平安入主深发展,A股、H股复牌已两天,然而,平安的A股和H股走势出乎大多数投资者的意外。周一,平安A股一度翻绿,收盘时勉强上涨2.28%。平安H股甚至大跌3%;昨日,受外围股市大跌拖累大盘的影响,平安的跌势进一步加深:A股收盘大跌近5%,H股更是下跌5.35%。
平安股价复牌后的疲软走势,特别是昨日的大跌,尽管有分析认为是受欧美股市大跌的拖累,但主流的观点则指出,这是市场对该交易的真实反应,是市场对平安收购深发展这宗交易引发的三大问题的担忧所致。由于平安收购深发展的价格偏高,加上大笔资金投入收购会给平安现金流带来相当压力,此外市场担心新桥投资通过H股套现,在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下,中国平安的A股和H股也进入了调整期。
收购价格会否偏高
尽管中国平安总经理张子欣表示,这项交易使平安有机会涉足国家银行业务,相信平安支付的价格是公平的,并能够从中继续提取价值。但市场对此说法却有大量的不同声音。
根据协议,深发展将以18.26元/股向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发行3.7亿—5.8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6.83亿元。平安用18.26元的价格收购深发展,而深发展的净资产在5.5元左右,市净率达到3倍以上。同样,中国平安受让新桥的5.2亿股,如果以现金认购,每股价格为22元,PB达到4倍,而如果以股票认购,按近20个交易日平安H股均价52.4港币换算成人民币约46.2元,相当于深发展每股换股价格26.5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武建刚表示,平安收购深发展的价格略有偏高。这个偏高的价格,使得投资者对收购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出现担心,导致了平安股价特别是H股表现不佳。
福洋投资总经理苏渝指出,深发展的资产质量一直不佳,在提取了坏账准备金后,业绩也让人担忧。以深发展当前的股价和资产质量,平安的报价显然偏高。中国平安股价走低在所难免。“平安收购深发展,赢家只有新桥,二级市场上追高的投资者会输得很惨!”
知名投行摩根大通也发布报告称并不看好平安收购深发展,认为其出价太高。据花旗集团计算,深发展目前的市盈率估计为19.4倍,高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为16倍的平均市盈率。而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发展交易价是账面价值的4.17倍,以这种方式衡量,该银行是目前中国最贵的银行。
大笔收购会否造成资金紧张
中国平安如果全部用现金收购,则需要付出最高220亿左右的资金。这会不会让刚刚喘过气来的中国平安再次陷入资金紧张的困境?中国平安会不会启动再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这个担心也是导致平安A股和H股昨日大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平安总经理张子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收购深发展的资金来自两大渠道:其一,平安人寿自有资金;其二,平安保险负债期限20年以上的保险资金。由于这些账户客户相对年龄较小,预估未来50年内,账户准备金有持续增长的过程。即使未来业务发展较快,也可以通过发债补充资本,因此不用担心资本充足和偿付能力情况。“收购深发展后,平安的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完全符合监管部门要求。”
不过,不少人对该说法表示质疑。
某保险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平安人寿这两年业务发展很猛,主要是因为推出了一些高回报的产品。这也为平安今后埋下了隐患:平安必须准备充足的弹药来为这些高回报的产品埋单。此外,据一知情人士透露,平安明年将有一笔很大的债务(从某再保险公司处借的)到期需要归还,这将进一步加剧平安的资金紧张。
还有分析机构指出,中国平安肯定不会满足占股30%,按照平安掌门人马明哲的风格,绝对控股深发展才是平安的目的。而要控股深发展,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福洋投资总经理苏渝指出,平安投资富通失败,计提了大量的坏账,现金流吃紧,要拿出如此巨资来收购深发展,除了在二级市场增发和H股增发,也看不出有其他渠道。在这个担心下,投资者用脚投票就成为必然。
新桥会否通过H股套现
本周一,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消息人士言论称,新桥通过现金向平安出售深发展股权的计划正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更可能接受换股方式,也就是中国平安与新桥协议中的第二个选项。由于新桥的股东急需现金,因此,市场判断新桥在与平安换股后,很可能将换来的H股出售实现收益,从而加大了平安H股的沽售预期。因此,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平安近两日H股股价跌幅超过A股,上述原因是主要因素。
对此说法,大福证券分析师莫劲松表示,复牌两天后平安H股股价下跌是跟随整个市场的合理波动。最近几天外围市场震荡比较厉害,受外围市场影响,香港股市也有所回调。此外,今年以来平安最低是32港元,前几天最高上探61港元,股价已经翻倍了,前期升幅较明显,因此现在回调也是合理的。
英皇证券高级研究分析员植耀辉也表示,平安港股下跌是受到大市影响,由于受外围股市大跌影响,港股连续两日整体走弱,因此相关个股难以幸免。
国信证券出台报告指出,中国平安对深发展原有的并购预期已经完全兑现,想象空间也不再存在,未来面临更多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整合。从短期来看,利好似乎已经出尽了,但中长期的走势还要看两间公司的业务整合是否可以取得协同效应。
本报记者田志明实习生黄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