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险中求变:家乐福中国跨区域高层人事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 17:47  《数字商业时代》

  家乐福“险中求变”

  家乐福中国跨区域高层人事调整,

  是力图夺回“龙头”地位还是探求在华重新开始的机会?

  采访·撰文/韩笑    摄影/徐胤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法国家乐福集团坐不住了。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全球第一大零售商美国沃尔玛的快速扩张和业绩的大幅提升,家乐福希望通过高层人事调整来改变中国市场业绩下滑这一局面。这是家乐福进入中国1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调整。

  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2008年家乐福交出的答卷并不令人满意。家乐福集团2008年财报数据显示,因销售走弱且持续促销降价,家乐福2008财年全年净利润下降45%至12.7亿欧元,运营利润仍持稳在33亿欧元。2008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虽然增长3.1%,但增速进一步减缓,而2007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销售收入是24.5%的增长。

  这只是一个引子。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被迫做出大规模人事调整的原因还在于,开店速度缓慢并且远落后于沃尔玛,经营业绩与沃尔玛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进入2009年,在中国市场上平均8天开一家店的不是家乐福,而是沃尔玛。从2008年底拥有129家门店,到2009年5月16日拥有146家门店,沃尔玛逆势狂奔;同一时间,家乐福的门店数量从134家仅增加到136家。一向在中国以零售业老大自居的家乐福怎么了?

  据中国连锁百强统计,从2006年至2008年,家乐福销售额排名一直稳居第6,而2003年在中国连锁百强排名仅第18的沃尔玛,在2008年却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以年销售额278.22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升至中国连锁百强第9位。

  人事调整意在扭转困局

  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家乐福增速放缓,不能不说家乐福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本刊记者获悉,为应对这一变数,家乐福中国区出现了罕见的跨区域高层调整,并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自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后的首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此次所涉及到的是家乐福最核心的部门。

  之前,已经预感到经营业绩不妙的家乐福,在2008年先后两次调低业绩预期,家乐福全球CEO杜兰亦在去年底卸任。这一切,都暗示了家乐福2008年的业绩会有变数。

  据悉,家乐福中国前华东区总经理康柏德(Patrick  Ganaye)将担任家乐福台湾地区执行董事;家乐福中国前华南区总经理贝多拉(PierreBertholat)将担任华东区总经理;家乐福中国区的前任发展总监穆林 (Patrice  Moulin)将成为家乐福中国的财务总监;原台湾区总裁接任管理印尼区等。

  对家乐福而言,中国市场是必争之地。“中国大陆是家乐福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家乐福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将一往无前。”这是去年2月20日,法国家乐福集团总裁顾问白杰恩做出的表述。

  早在2006年,家乐福中国区高层人员曾有过小幅调整,而此次如此大规模的跨区域高层管理人员调动确实很少发生。最值得关注的是家乐福中国的前任财务总监董仕帆(Stephane  Deutschre)将被提拔为家乐福中国区一直业绩欠佳的华南区总经理。

  董仕帆曾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说家乐福在华南区销售数字不佳,由我担任华南区总经理职位,加大财务管理措施,那为什么不派我去华东区呢?更多的资金,我会管理得更好。”

  财务总监接管大区经理职务是家乐福历史罕见的举动。据了解,董仕帆在家乐福工作近20年,也是家乐福中国区少有的具有理财能力的老员工。

  财务总监担任华南区总经理,这一步棋可以看出家乐福的用意。众所周知,零售卖场主要收益来自于供货商的高额进场费。另外,按照零售行业大卖场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惯例,超市可凭借门店数、采购量等优势,压后结帐日期。例如,采购100万元产品,与供应商结帐协议期为80天,如在第60天销售完毕,剩余的20天零售企业可自由安排现金投资方向。

  新上任的董仕帆如何“玩转”家乐福华南区的大笔应付账款则是对董的考验。不过,家乐福内部人士对精通财务的董仕帆充满信心。

  针对家乐福中国区此次人事大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家乐福希望通过中国区人事调整,来改善经营业绩。但是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对此表示否认。“此次人事调整与家乐福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没有直接关系。家乐福集团内部有培养高层接班人计划,高层经过岗位轮换需要适应不同角色,以达到积累经验的效果。家乐福分布广泛,跨区轮换岗位是正常的事情,小区经理也曾轮换过。”

  选址是重中之重

  对于家乐福人事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家乐福中国区正致力于发展落后的、盈利能力偏低的地区“苦”下功夫。家乐福希望通过人力资源调整,来满足家乐福未来发展的需求。

  家乐福为何在盈利能力偏低地区“苦”下功夫?其本质并不是为解决当地就业,也并非因当地的优惠政策,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是国际资源连锁超市联盟比如SPAR、IGA的进入,对中国超市都起到提携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资超市的抗衡能力;另一方面是外资间的竞争越来越趋白热化;三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靠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可能成为常态,这对超市的资金、运营模式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尽管在中国门店比沃尔玛数量多,但家乐福盈利能力正在减退,被沃尔玛步步紧逼。分区来看,家乐福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投资败笔对其亦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了解,2007年7月2日,家乐福华南区以4000万元人民币收回合资企业家广超市25%的股份,与合作长达6年之久的广百股份宣布分手。虽然2008年家乐福在中国的四大区收益排名中,华南地区占据首位达40%,但在华南地区,家乐福斗不过沃尔玛,总部位于深圳市的沃尔玛是家乐福中国在华南地区发展的最大阻碍。正因为此,广百对家乐福失去了信心,最终双方分手。

  家乐福华南地区收益一直萎靡不振的现象,不得不让家乐福现任中国区CEO罗国伟开始注重收益数字,提拔家乐福原中国区财务总监担任华南区总经理职务似乎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华南地区已拥有23家门店的家乐福,计划今年在华南地区开5~6家店面,但到5月20日,华南地区开店并无最新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家乐福计划开店20~25家,其中只有40%在二三级城市。不过至5月中旬,仅2家开业,能否完成扩张计划,还是未知数。

  记者采访中获悉,一些地区超市曾想打包与家乐福合作,但终因加盟SPAR或IGA而放弃家乐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乐福的扩张。

  “家乐福中国大陆市场销售收入占全球收入不足5%,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成长潜力是家乐福股东所看重的,虽然在第一季度新增门店较少,但家乐福完成2009年开店计划并无阻碍。按照家乐福开店惯例,可能会在未来某几个月中门店数量激增。”陈波说。

  和家乐福速度放缓正相反,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高调扩张。曾在BMG唱片公司担任企业发展经理的陈耀昌出任沃尔玛总裁后,沃尔玛一改往昔“沉稳”扩张的步伐,开始大肆“圈地”,这无疑给家乐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此,家乐福针对选址而设立相关部门。据悉,家乐福中国区原审计总监VincentYen将出任开店选址的核心发展部门总监职务。虽然VincentYen在家乐福集团已有1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十分熟悉家乐福预算、核算、绩效、稽核等业务,但如何增加开店速度,提升营业额,选取最有利的店铺地址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