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命悬一线

  中国企业最大规模海外收购的纪录能否在未来1个月内被改写?不过,砝码并不在中铝手中

  文  《环球企业家》 袭祥德

  中国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交易—中铝195亿美金入主力拓,在过去3个月中正变得扑朔迷离,直至令人担忧。

  在距澳大利亚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宣布该交易的审批结果仅有一个月之时,中铝还不得不重申其立场:不希望对注资计划进行修改,以迎合力拓某些要求得到与中铝同等机会购买可转债的股东。海外的反对声浪,也不绝于耳。5月8日,澳大利亚参议院两位重要议员还针对该交易联手拍摄了一部电视商业广告,呼吁澳政府否决将铁矿石资产出售给他们所谓的“外国政府”。而在4月底,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分析称,未来两个月的事态变化,可能会令“力拓鼓起勇气,退出与中铝的交易”。

  这无疑让52岁的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熊维平面临其职业生涯中的一次严峻考验。除了急需提振的国内氧化铝、电解铝业务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推进其前任肖亚庆于今年2月初与力拓集团所达成的这笔大交易。根据协议,中铝将出资72亿美元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可转债,用123亿美元购买力拓集团有关铁矿、铜矿和铝矿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分别成立合资公司(参见本刊3月5日《超级中国买家归来》)。该交易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肖亚庆在签订协议后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但2个月后,《华尔街日报》突然撰文称,肖“进入政界却可能令这桩中国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海外投资遭遇流产”,其依据在于:中铝进军全球到底是在追逐利润,还是在为中国政府谋求国家利益?

  2月17日履新中国铝业总经理的熊维平,此前担任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总经理,且具备丰富的国际化经验。熊亦是“老中铝人”,2000年即加入中铝,并曾在2004-2006年担任总裁,对中铝情况十分熟悉。在调任港中旅前,熊一直对中铝走向海外保持着热情。尽管具备众多推进中铝力拓交易的个人优势,但熊要真正促使这一交易通过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以及力拓股东大会的最终通过,仍困难重重。过去3个月的情况表明,好消息与坏消息相互交织、接踵而至,使得交易正向着不利于中铝的方向发展。

  中铝对这一交易的态度亦在发生着微妙变化。熊维平就任之初对交易十分乐观,最短时间内前往澳大利亚拜会了政府官员和媒体,并与力拓迅速展开“全球宣传攻势”。但如今,由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无论力拓股东的反对态度,还是澳大利亚政府的审查难度,都没有根本性改观。“股东和投资者对大宗产品价格的预期比之前更乐观了。”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王告诉《环球企业家》,这将强化部分投资者对中铝力拓交易的反对态度。

  如是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今年2月16日的一次小型的媒体见面会上,中国铝业公司总裁罗建川在回忆了艰难而激动人心的交易达成历程后,小心地提醒大家,这次交易还有很大风险,交割的最后时间是在7月,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内铜、铁、铝矿石价格迅速回升,“我们这一交易被通过的可能性会很小。”

  以熊维平为首的中铝团队,如今终于体会到全球经济变化对这一交易的复杂影响,且变得更加谨言慎行,不断调整策略。不过,对熊维平以及力拓集团新任董事长杜立石(Jan du Plessis)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根据澳大利亚政府方面的时间表,中铝力拓交易将在6月中旬宣布结果,随后力拓将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目前都处于最关键的窗口期,双方或许将不断通过各种方式短兵相接,并逐渐达到白热化。

  坏消息

  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个性开朗,思维敏捷,他乐意跟媒体分享好消息。不过,进入5月后,这位中铝的新闻发言人,正在失去将更多消息透露给外界的动力,“交易目前没有什么进展,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公布的。”5月7日,吕友清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这种看似消极的态度,暗示着交易所遇到的巨大困难。实际上,中铝力拓签订协议之初,这一交易的前景曾一度十分乐观。3月25日,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宣布批准中铝力拓195亿美元交易;3月30日,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宣布向中铝提供210亿美元融资额度,中铝在协议时间内完成融资准备充分表明了诚意,将交易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但坏消息亦不容忽视。3月16日,澳大利亚财政部宣布中铝力拓交易的审批延期90天,这为力拓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重新做出选择和调整赢得了时间;随后,中国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澳大利亚政府随后否决中国五矿集团收购澳洲矿业公司OZ Minerals(五矿修改收购方案后又获批),都让中铝力拓交易能否最终获批蒙上了阴影。

  而在4月,中铝面对的形势则真正复杂起来。澳大利亚反对党不时公开演讲,抨击中铝对力拓的收购;力拓公司的担忧情绪不断增加,管理层无奈之下对外披露了中铝方案之外的“B计划”,即一旦与中铝的交易失败,力拓将通过证券市场融资80亿至100亿美元偿还债务,相反,中铝方面却没有继续取得实质进展。这种情况下,对中铝力拓交易的悲观情绪不断蔓延,甚至力拓董事长杜立石4月20日在股东大会上支持交易的简单表态,也让外界风声鹤唳,乃至误读。

  在距澳大利亚财政部审批和力拓临时股东大会投票表决仅有一个月之时,天平似乎在向交易反对者的一方倾斜。熊维平不得不面对的是,过去3个月,投资者与交易双方的矛盾焦点一直没有化解,始终集中在力拓可转债发行范围及中铝方案的可行性上。这一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对战略资源的警惕及对中铝是否代表国家利益的考察,无疑削弱了中铝和力拓对交易结果的掌控,而竞争对手必和必拓(BHPBilliton)的秘密接触也使交易平添变数。

  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中铝力拓签订协议以来,宏观形势的好转明显快于外界预期,这导致无论力拓股东、力拓管理层还是澳大利亚政府都存在更多选择的可能。2009年以来,金属价格保持了连续上涨,金属锌累计上涨25.4%,金属铅累计上涨了28.4%,金属铜更是累计上涨了49.8%。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难度也在降低,过去一个多月,包括必和必拓、英美资源集团(AngloAmerican)在内的矿山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就达数十亿美元,且利率十分之低。

  这增加了股东和澳大利亚政府部分人士“摈弃”或者调整中铝方案,通过自身努力渡过难关的决心。5月初,外媒披露,力拓希望修改中铝力拓的合作方式,在发行可转换债券方面将普通投资者纳入其中,针对中铝发行的可转债规模将调整为相当于其股本的5%,而不再是当前计划中确定的约8%,这也显示出力拓在股东面前的巨大压力。

  对中铝来说,放宽可转债的发行范围将是一个重大让步,意味着将把交易重点集中于购买力拓的矿业资产,以换得股东对整体方案的支持。但这种让步很可能在股东的压力下导致更大妥协,而将整个交易的努力付诸东流。

  正因此,中铝展现给外界的态度逐渐模棱两可,时而强硬,时而妥协。5月初,中铝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文福公开否认了力拓寻求调整方案的提议,并表示中铝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对解决力拓的债务问题和未来融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此前中铝亦通过消息人士向外界透露,如果力拓需要,中铝可允许力拓将部分可转债卖给英、澳投资人。

  对中铝来说,最好的结果也许是,大宗商品价格及时回落,主动权重回自己手中。不过,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中铝方案吸引力的确已在市场影响下打了不少折扣。一位接近中铝的人士向《环球企业家》表示,中铝最终可能需要通过调整方案以获得股东和政府的放行,但是“目前仍然看不清楚”,且形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中铝的态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