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星名人民营四部曲 私有化最后一棋子落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16:33  百灵网
双星名人民营四部曲私有化最后一棋子落盘
双星名人私有化路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导报记者 张黎 青岛报道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在双星名人“私有化”这出迷局中,似乎导演早就设计好了每一枚棋子的走势,而局外人,倒成了不在局中的“当局者”。

  完成国有产权的转让后,意味着青岛市国资委从双星名人退出,而双星名人在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则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这其中,年届古稀的汪海“民营化”双星名人的路线清晰可见。

  “民营化”四部曲

  经济导报记者从青岛产权交易所获悉,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6.59%的国有产权,经青岛市国资委批准公开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为1585.02万元。这一步完成后,标志着双星名人完成了其私有化的最后一步。

  转让公告显示,从2月27日开始至3月26日,双星名人16.59%的国有产权,在青岛市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经评估总资产为35461.91万元,总负债28713.81万元,净资产6748.1万元(调整后净资产为6645.67万元)。挂牌价格1585.02万元,如果出现竞买者,要缴纳标的总额的10%作为保证金。

  这是继2007年10月12日青岛双星制鞋业务资产转让之后,双星鞋业资产在青岛市产权交易所第2次挂牌交易,而汪海为双星名人设置的棋局可谓“步步为营”。

  早在2006年4月24日,青岛双星与双星名人就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双方约定青岛双星将鞋类资产全部转让给双星名人,转让价格约1.1亿元。但当时由于双星名人的收购能力、国有资产转让程序的合法性等问题而一度搁浅,汪海也因此被外界质疑是在“倒腾国有资产”。

  为了程序合法化,2007年10月,青岛双星(000599.SZ)制鞋业务资产转让项目在青岛市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履行“招、拍、挂”程序,青岛双星“脱鞋”,鞋类资产“名正言顺”地转入双星名人名下。2008年3月,汪海又挟“双星”商标使用权号令各地经销商,“归顺”由他控股的双星名人,遭到了西南双星、济南双星的坚决抵制。但最终,汪海还是收回了渠道控制权,完成了对双星名人的渠道整合。2009年 2月27日,双星名人16.59%的国有产权转让在青岛产权交易所挂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于汪海对双星名人的强势控制,此番招、拍、挂只不过是在履行程序合法性,新卖家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汪海或最终成为这部分股权的所有者。”经过以上步骤,双星名人彻底“私有私营”的最后一枚棋子终于落盘,此后双星名人彻底“民有民营”,与青岛市国资委再无牵连。国有股退出工商资料显示,名人实业成立于2002年9月16日,注册资本3153万元,其中汪海是第一大股东,占股21.88%,任董事长,包含汪海在内的5名高管合计持有46.78%的股份,其他10名自然人持股为20.22%,集团工会持股16.5%,双星集团持股16.5%。双星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双星名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根据汪海对青岛市的特殊贡献所进行的特殊奖励,是以汪总裁为代表的30多年来为双星品牌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骨干的,是双星集团的下属公司,并不属于哪一个人。”按照双星集团的说法,双星名人的股权由来分为3部分:按照青岛市国资委政策用利润换得、奖金结余及汪海本人出资。坊间一直有种说法,认为汪海在借国有企业之手,利用身兼国有的双星集团的实际运营控制人和私营公司“名人实业”控制人的双重身份便利,有向私营公司输送国有鞋类资产的嫌疑。但按照双星集团的说法,“双星名人于2002年成立后,一直到2007年才开始正式运作。”汪海本人表示,“这是因为名人实业一直在弥补此前双星集团买断代理商改制而造成的国有亏损,直到2007年才弥补完毕,双星名人的运转问题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实际上,双星名人的注册资金是3153万元,双星集团买断代理商改制导致的亏损是3亿多元。

  双星名人如何能够弥补这么大的亏损?其又为什么要承担这样的亏损?关于这些,汪海所作的相关解释是,“我太共产党员了”。汪海将“隐退”?汪海现任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星集团”)总裁、青岛双星总经理、双星名人总经理。随着国有产权从双星名人的退出,国企“元老”汪海的去向问题,似乎更加明晰,早在坊间传言的汪海“隐退”双星名人一说,或因本次转让而成真。实际上,按照国有企业老总60岁退休的规定,汪海早已过了退休年龄。汪本人在一次演讲中曾自豪地说:“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目前仍活跃在市场一线干国有的仅我一位;在双星一个厂一干就是30多年不动的厂长、书记,据我了解,也恐怕只有我一个 。”而经营双星35年,汪海在双星集团和青岛双星中并无个人股份,这或许成为其“不甘心”悄然隐退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汪海一直在向青岛市国资委“邀功请赏”,并一步步谋划退休后的“生计”问题——退隐到双星名人,继续其鞋业梦想。这些,都在按照汪海的设计逐步推进。去年完成渠道整合后的双星名人,一举解决了工厂、代理商、连锁店3个利益体整合的问题。而此次国有股权的退出,则是双星名人完成其改制的最后一步,“悬在半空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下,双星名人自此成为“民有民营”,归汪海等人私有。在产权关系厘清的情况下,无形资产——商标使用权问题随之备受关注。“双星”商标2008年以230万元转到双星名人,只买到“双星”图案的使用权,并要向集团交纳9‰的使用费,授权给双星名人使用。“这是青岛市国资委对于汪海多年的贡献而给的优惠政策。”双星集团表示。汪海曾对媒体说,“W”是由其本人设计的。在《汪海三十年》一书中,每一页顶端都有小鸟形状“W ”图案,而戴着“W ” 商标的红帽子出现于公众面前也成了汪海的一大标志。但当导报记者询问:双星名人是否在利用双星集团的名义推广汪海的个人品牌时,双星集团表示,这属于集团内部的事情。而导报记者在双星集团看到,不管是外在的建筑物命名,还是墙上的标语,当然还有其看不见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都还闪现着汪海本人的影子。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