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记者 陆媛 发自北京
君子如玉亦如磐石,临狂澜方见砥柱本色。不得不慨叹,常振明再一次临危受命,上一次是拯救中信嘉华银行,这一次是拯救中信泰富。
一代红色资本家荣智健,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折戟于2008年澳元衍生品投资巨亏,后被社会舆论要求辞职,但其表示并无退休之愿。但因今年4月3日被香港警方商业犯罪调查科下令进入公司搜查,感觉“对社会影响很大”,于4月8日作出“退位让贤”之选择。中信泰富董事会同时任命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接任其职。
常振明其人何如?能够力挽狂澜为中信泰富投资者带来信心吗?
常振明没有别的选择,而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我只能而且必须把中信泰富做好,这是中信集团的要求。”常振明在4月8日晚紧急开会间隙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要知道,中信泰富及旗下企业有2万9千名员工呐!”常振明强调说。
不确定中信泰富是否见底,不确定中信泰富还会受146亿元的衍生品投资巨亏一事多大后续影响,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常振明的到来将极大增加市场信心,这意味着掌控中信泰富后,中信集团可以全力为其调配资源,深圳一位私募基金投资者昨日如此评论。他一直在观察中信泰富的投资价值,并与圈中朋友多次讨论该股。
2008年12月22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的时候,恰逢中信集团决定救助中信泰富,刚刚成为中信泰富57.6%的控股大股东。当时关于中信泰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重组属于极其敏感话题,其他话题不拘畅谈,唯此话题不碰。“我们首要希望是把中信泰富的业务全力做好。”常彼时说。
常振明解释,在中信集团由小股东转变为大股东之后,中信泰富的资源整合前景已经截然不同。“中信泰富这个公司是好的,中信集团作为大股东,中信泰富资源整合很有前景。以前中信集团有些公司是和中信泰富有竞争关系的,(考虑到)以前我们虽然也是29%的股东,但仅此而已。现在我们是大股东了,不仅要避免竞争,还要进行整合的。”
和一些评论人士一样,常振明觉得从逻辑倒推分析上而言,荣智健似乎并没有动力有意作出导致自己股份被摊薄的、风险如此重大的衍生品投资。但他表示对于责任的认定必须要等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出炉。
常振明严厉批评了中信泰富的麻痹大意,并保证以后绝不会再发生。“从过去的损益表来看,中信泰富1990年代做实业投资以来,没有做过投机,hedge的东西。显然这次是麻痹大意,风险管理极其薄弱,以后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后是绝对不会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