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集团撤资韩国 以退为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3日 17:30  《环球财经》杂志

  针对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应该适当地对韩国关闭大门——这种关闭并不是关起中国开放的大门,而只是减少与韩国的经贸交往

  □ 贺军  陈功/文

  中国汽车业的第一例海外收购,发生在中韩企业之间。

  2004年10月,上海汽车集团与韩国双龙汽车债权人签订了收购48.9%股权的合同,并斥资5900亿韩元认购股权后成为最大股东,随后又把持股率增至51.3%。

  但这桩收购案结出的竟然是一个“恶果”——双龙汽车工会以上汽拒绝注入紧急救援金和上汽剽窃核心技术为由,发起了针对上汽乃至中国的抗议示威。双龙汽车工会将双龙汽车公司申请法院接管的1月9日指定为“中国践踏韩国之日”,他们多次到中国大使馆前示威,还于1月13日围堵大使馆数小时。此事还在韩国社会引发了不小的反华排华浪潮。

  为什么中国汽车业的首桩海外并购案落到这个结局?中国今后在策略上如何应对韩国?

  败事多磨

  实际上,上汽在投资并购双龙之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早在2004年7月上汽被双龙汽车债权团选中为优先谈判对象的时候,双龙工会曾组织了一场罢工,提出参与董事会决策、引进责任经营制度、确保员工利益、缩短工时、提高工资10.5%等苛刻条件。对于这次收购,韩国媒体掀起一片“狼来了”的声音,将中国对韩企直接收购称为“狩猎行动”,并分析中国的用心所在:获得技术、掏空韩国企业、占领韩国市场等等。

  随着上汽自2005年1月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的股份,双龙汽车工会进行了长时间罢工并得到舆论支持,此后双龙股价从每股1万韩元跌至1000多韩元,仅股价下跌就使上汽损失5000亿韩元。其后,双龙公司在韩国一直冠以外来者的名号,倍受排挤。

  2006年8月9日,双龙汽车工会与韩国金属产业工会联盟发表联合声明,上汽集团必须撤回与双龙汽车签署的技术转让合同,停止结构调整和增加国内投资。8月11日,上汽双龙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正式任命通用(中国)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为上汽双龙代表理事正式进驻双龙,双龙汽车工会当日即宣布开始全面罢工。16日下午,双龙的5300多名工人聚集到平泽工厂,准备进行无限期的所谓“玉碎罢工”。

  墨斐上任后马上提出解聘550名工人的“结构调整方案”,成为工会要“玉碎到底”的导火索。在罢工的同时,双龙工人还指责上汽双龙的中国高层将双龙的技术泄露给上汽。为尽快结束罢工浪潮,上汽不得不修改裁员计划,并在8月22日上汽双龙在韩国首尔与公司工会召开的会议上,同意将于2009年投入12.5亿美元用于公司发展。因此,韩国人指责上汽剽窃双龙核心技术绝非现在才提出。

  经过艰苦努力,双龙公司在2007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55亿韩元(约1.24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净亏损额1959亿韩元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双龙公司7200多名员工在2008年元旦前分别收到了100万韩元(约合7800元人民币)的礼物。

  但受金融海啸冲击,双龙汽车2008年的销售业绩急转直下,2008年总销量为9.27万辆,同比下降了29.6%。自销量大幅下滑以来,双龙汽车的各方股东以及银行都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而是静等上汽的救援。12月初,双龙汽车要求上汽集团紧急注资。就在上汽进行研判之际,12月16日,双龙汽车工会在中国大使馆前举行示威。他们以中方个别高层管理人员领取了工资为由,要求中方经营班子退出,并于12月17日在平泽工厂以外泄核心技术为由扣留中方管理人员。

  上汽方面基于过去的教训,提出必须对双龙工会进行结构调整,以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上汽集团方面提出,可以为双龙公司提供2亿美元的救济性资金援助,但条件是双龙公司需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如果双龙公司不能接受这些条件,上海汽车集团将可能从韩国撤资。

  为缓和劳资双方的紧张关系,上汽在其后依然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注资,但这大大低于国营韩国产业银行等债权人所估计的2亿多美元,结果引发了双龙工会围堵中国大使馆的严重事件。

  双龙汽车工会一方面不允许上汽对双龙进行调整和裁员,另一方面又要求上汽大规模注资。面对上汽不满足重组计划与裁员就可能撤资的强硬立场,韩国人再次拿出所谓剽窃双龙技术和不履行收购承诺来企图迫使上汽就范。

  万般无奈之下,上汽总部召开董事会,决定向首尔地方法院申请法定管理。法院接管一旦开始,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上汽的经营权将被中止行使,这就意味着后者事实上从双龙经营中放手。

  至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韩方事实上驱逐了上汽;第二,上汽并购双龙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5年前上汽收购双龙时,付出了5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而收购5年来,上汽因双龙而蒙受了20多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损失。

  韩国工会“赶英超美”

  回顾上汽投资双龙的决策过程可以发现,对于投资韩国风险的忽视和决策者的过份自信,导致了这次代价巨大的投资决策。

  近年来,实力逐渐壮大的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去”有着强烈的冲动。在收购双龙过程中,中国企业曾有过竞争。另一家央企蓝星集团曾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成为优先竞标方,并于2003年12月与双龙汽车债权团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但上汽集团此后对外界表示,上汽才是国家发改委唯一支持进行并购双龙汽车的企业。可见,主管海外投资的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是上汽投资双龙决策的重要原因。

  上汽集团主要决策者的自信和感觉良好,是促成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坦言:“出差到国外,每次看到韩国汽车品牌时,总是非常羡慕。”这可以解读为,上汽决策者欣赏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路子,也可以看出收购双龙汽车的决策“萌芽”。

  然而,不论上汽还是国家发改委,都忽略了投资双龙的风险因素——双龙工会的强硬态度和韩国国民的民族情绪。在正式收购还未完成时,国内极少数机构和媒体,曾经提出警告:工会力量和民族情绪,可能使入主双龙成为一场豪赌。

  对于工会问题,胡茂元当时表示,“只有企业发展,企业全体员工才能享受稳定的就业保障仭菸伊私猓赜诠せ岬牟斡刖螅芾聿阏谕ü妥侍概心托牡厮捣せ幔M倘〉迷猜晒Α!敝档米⒁獾氖牵诖酥埃缎羌旁谟胨ㄍ徘┒┝陆獗竿贾螅急付运到芯≈暗鞑槭保凰と硕略诹斯こ磐狻I掀隙ü刈⒌搅苏庖晃侍猓谏掀霾哒呖蠢矗せ岵皇且桓龃笪侍狻>荨锻街芸?004年8月的报道,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工会提出的问题,应该由双龙汽车管理层跟他们协商解决,目前上汽尚未直接参与”,“但这不会成为最终障碍”。

  显然,上汽低估了韩国工会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韩国工会是公认的除了美国汽车工会之外另一个难啃的骨头。而且,韩国工会还有特别之处,它对生产力的杀伤力特别大。资料显示,虽然韩国参加工会的劳动者比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仅为11.4%,但因罢工损失的工作日数却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根据韩国银行下属金融经济研究院统计,在2000~2002年,韩国每1000名劳动者损失的平均工作日数是111天。这与日本和瑞典的1天、德国的3天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就连英美也不到韩国的一半水平。

  民族主义 伤人害己

  韩国人喜欢用国货,强调“身土不二”(即以用本国产品为荣),当韩国陷入危机之时,全世界的韩裔都能做到其他民族不易做到的支持国家的举动,比如亚洲金融风暴时,韩国妇女把金首饰捐献出来;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世界各地韩裔向当地韩国银行存钱等。民族主义精神对于韩国大企业和韩国产品跻身世界市场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走向极端,并对市场形成强烈的干扰。以双龙汽车事件为例,本次金融危机对韩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影响,现代、起亚、通用大宇和雷诺三星等主要汽车企业都纷纷减产、裁员,但韩国人偏偏只将矛头对准上汽控股的双龙公司,对中国公司的“关照”十分明显。

  韩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对市场的干扰,并非局限于对中国企业。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私人投资公司孤星基金(LoneStar)收购了韩国外换银行。当时韩国政府为了找到买家,不惜放宽条件,促成了孤星基金对外换银行的收购。但三年之后,成功扭转外换银行经营状况的孤星基金在着手撤资时却出现了问题。对于即将获得丰厚回报的孤星基金,韩国国内开始质疑并购时的条件有失公平,几乎引起骚乱。韩国人在这起事件中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给外国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韩国曾因为进口牛肉问题爆发了持续两个多月的牛肉风波,让全世界领教了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据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估计,牛肉风波给韩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亿美元,也给外国投资者蒙上了浓重的心理阴影。

  韩国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绪,与韩国的历史、国家地位和民族心理有关。《丑陋的韩国人》一书的作者金文学曾分析,使韩国远远地疏离于世界的最主要原因是那种狭隘的“乌里”精神。所谓“乌里”就是“我们”,是与意味着“外人”(他们)相对立的概念。即使是日韩共同承办的世界杯足球赛,韩国人也认为是“表现我国国民的热情,宣传我国拥有比日本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绝好机会”。金文学认为,这种强烈的亲族意识使韩国歧视大国,成了世界孤儿,对这一点却很少有韩国人意识到。过度的“我们”意识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最大障碍。

  御韩先避韩

  当今韩国社会有一种“夹心三明治”心理——“赶不上日本,又被中国追赶”。过去,韩国人的民族主义主要冲着日本人去,这与日本曾经侵占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经济发达有关。但近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再加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韩竞争,韩国民众对中国的担忧可能在未来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占有更大的分量。

  在双龙汽车事件中,韩国工会指责上汽的一个理由就是剽窃核心技术,而韩国舆论也对此津津乐道,视之为上汽“狩猎”双龙汽车的主要目的。在过去,中国企业和产品给韩国人的印象是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形象——劳动力便宜、技术上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缺乏自有品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加,韩国社会针对中国投资的排斥举动将会加大。

  在我们看来,韩国的这种民族主义情绪需要从策略上加以应对。一个基本的原则是,针对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应该适当地对韩国关闭大门——这种关闭并不是关起中国开放的大门,而只是减少与韩国的经贸交往。

  对于中国政府部门而言,可以有倾向性地减少对韩国的投资审批和放行,在外交策略和经贸策略上,减轻韩国的重要性,将重点放在韩国之外的其他亚洲国家。同时,中国要在国际场合坚持一贯的对外开放、自由贸易的原则。说白了,中国暂时减少与其中一个游戏伙伴的交往。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加强对投资韩国的风险研究,减少对韩的投资行为,尤其是不要再做类似双龙汽车的花费巨资“输血”却讨不到好的傻事。中国企业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都很大,减少对韩国市场的关注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

  考虑到中韩贸易对韩国和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差异很大,我们估计,韩国企业会首先感受到中韩交往减少的冲击力,中韩经济活动减退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成本,对韩国的冲击会更大。对于韩国来说,参与亚洲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国和日本,我们促使整个韩国社会对此进行反思并进行调整,最终也是对韩国长远发展的帮助。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