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文:当房企都不再定义自己是“造房子的”

胡学文:当房企都不再定义自己是“造房子的”
2018年07月07日 04:06 证券时报

  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当中蕴藏着巨大市场,甚至远远大于买卖房这种一次性消费。

  胡学文

  万科说自己不是房地产公司其实不是新鲜事。在去年底的万科某次媒体会上,万科董事长郁亮称:“谁跟我说万科是房产商,我跟谁急。”

  转眼间到了日前举行的公司2017年度股东大会,关于未来万科业务机构变化以及定位的话题,再次被关心公司的投资者抛出。“十年后,万科还会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是了,如果还是,那也是惨淡经营了。”出面回应问题的郁亮这一次没有开玩笑说“和谁急”,但再次强调了“未来万科要做美好生活的服务商”的愿景。

  事实上,从城市配套服务商到如今提出转型城乡建设和生活服务商,万科除了传统住宅业务,在租赁住房、物业服务、物流仓储、冰雪、度假、养老等业务均有所布局,在外界看来,目前的万科已是一家多元化业务企业。不过,在郁亮看来,今天万科进行的多种业务尝试都是围绕“美好生活”展开的,所以最多只能说是相关多元化。

  无独有偶,深圳同城的另一家地产公司星河控股日前刚刚迎来三十周年生日。在30周年品牌暨战略发布会上,星河控股宣布将集团定位成“城市运营引领者”,从而完成从城市空间提供商向城市运营商的转型。在此目标下,将通过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强化地产金融化策略,大力发展教育、文旅、大健康等产业,聚焦特色小镇和产城融合项目等战略。

  笔者没有对全市场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去做梳理,只是从身边了解到的房地产企业来观察,似乎呈现出希望弱化自身单纯房地产企业标签,强化城市运营、生活服务的一致属性。

  为什么房地产企业不再定义自己是房地产企业?

  原因无外乎以下:首先,归根结底还是面粉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持续多年的高地价盛宴背后,一线城市稀缺的土地供应量已经不能满足一众房企的开发欲望和生存发展。房地产企业要么拿地难拿不到地,要么拿到地价格也十分高昂。如此一来,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倒逼着一些非主业的房地产开发商逐渐转型甚至逐步退出这个市场。

  其次,房地产企业不再只是“造房子”而转向“服务房主”是大势所趋。

  正如郁亮所说,万科两条清晰的主线没有变化过,一是城市发展变化曲线,二是老百姓变化的曲线。万科的核心价值观也一直是以人为本,对市场心怀敬畏。

  如果说十几年前,大家买房置业更多只是满足居住需求相比,现如今的楼市消费者更为看重房子的品质、地段以及诸如学位、医疗、购物、休闲等生活配套。通俗的说,就是老百姓买房置业从满足居住功能,发展到了要住得方便和舒适,这其实本质就是老百姓在住房消费领域的升级表现。

  第三,房地产企业转型生活服务商前景可期。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当中蕴藏着巨大市场,甚至远远大于买房卖房这种一次性消费。能否分享到这个增量的蛋糕,考验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服务能力。目前来看,地产龙头万科率先布局的地产之外的衍生服务已有不俗表现,如物业服务领域,2017年万科物业实现合并报表范围内营业收入约71.27亿元,同比增长67.28%;冰雪度假方面,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雪季期间,吉林万科松花湖和北京石京龙两个滑雪项目累计到访的客流量超过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养老、教育及其他业务方面,截至2017年底,万科已在15个城市布局养老业务,获取项目约170个;在全国参与运营超过10所学校。

  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的转型,迎合满足了老百姓们丰富的生活变化需求。那么,只要老百姓居住得更好更舒适了,那个曾经造房子的公司是不是定义地产企业又何妨呢!?

  (作者供职于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国帅

房企 万科 房地产企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