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9日01:18 北京商报

  空中上网商业化破局 

  9月18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朱涛披露,根据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我国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同日,多家航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马上启动相关测评,但开放手机之举也意味着航企的管理难度加大,故短期内不会大范围推广。另外,由于目前我国民航主管部门还未正式允许航企对空中上网服务收费,该服务的商业化只能算刚刚起步。

  迎来政策松绑

  今年以来,关于民航局将放宽机上电子设备使用限制的传言不断,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此次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交通运输部已通过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下简称‘审定规则’)的第五次修订,其中原来规章中禁止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相关条款,现在通过规章的修订,把这个权利交给航空公司来进行评估。”朱涛表示。同时,他也强调,民航局飞标司也制订了相应的审核和评估方法,来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请。

  三年来,有8家国内航空公司对外宣传在部分航线提供空中WiFi服务。但一组被业界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国内实际只有5家航空公司实现空地互联,另外3家航空公司只是空中局域网。截至2017年8月31日,加装WiFi设备的飞机仅有百余架,在国内3000架左右的机队中占比较小。截至2016年,美国有78%的航班提供空中WiFi服务,如果除去老旧飞机以及小机型,美国航班相当于已基本实现上网。

  对于上述消息,多家航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会马上展开测评。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称,空中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春秋航空已由运行标准部门牵头,组织研究相关评估方案。东航相关负责人也明确,其实东航旗下已加装上网设备的飞机曾进行过相关测试,结果也显示飞行中使用手机的风险可控,接下来更多飞机进行WiFi改造时也会按民航局新规进行评估。

  “最新版审定规则将在今年10月起生效,但并不意味着一到10月旅客就可以立即在客舱中使用手机,”张武安说,“因为各家航空公司将根据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版的各项规定重新更新修订公司手册,完成民航局的评估,并向局方提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放开,因此需要一定时间。乐观估计,明年上半年,旅客有望在飞机上使用手机。”

  另外,业内普遍认为,空中使用手机将是大势所趋,但如何使用可能面临部分限制。参照目前各国外公司的做法,有的公司规定飞机在起降过程中要关闭手机。巡航过程中,有的公司还规定必须切换成飞行模式使用。中国各航企的规定比较一致,否则,各家公司规定不同容易引起旅客误解和执行的难度。

  “我们建议,即使飞机上许可使用手机,但在飞行途中,也一定要严格听从机组人员发布的安全提示。一旦不遵从机组的安全提示,在违规情况下使用手机且不听劝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然可能会面临相关处罚。”张武安说。

  商业化有望提速

  近三年来,国内航企纷纷触网,但由于使用人群及网络技术均受到限制,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美国有78%的航班提供空中Wi-Fi服务,如果除去老旧飞机以及小机型,相当于美国航班已基本可实现上网。但我国航空公司安装Wi-Fi的飞机大多是宽体客机,飞国际航线,数量也极其有限。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市场发达程度已丝毫不逊色于美国,甚至在移动支付、文化娱乐、电子商务等领域已超越美国市场,但现在我国的航空公司仍无规模化的商用空中Wi-Fi服务,还处于免费体验阶段。

  一位不愿具名的航企高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两大制约使得航空Wi-Fi一直处在爆发前夜,其一是手机尚未允许在飞机上使用,限制了乘客接入航空Wi-Fi的数量;其二是廉价的天地互联链路尚未出现,如今卫星链路成本高昂,不但卫星设备租用成本高昂,改装成本高,后续运营成本也将是沉重的负担,航空Wi-Fi如果无法形成盈利模式,其本身运营收益很难覆盖其成本。

  不过,业内人士陈雪东分析,当下Ka波段卫星方案已经提出,这是一种超大容量卫星通讯方式,且性价比更高,只是由于还未获得工信部认可,所以国内仅处于科研阶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空中上网很快可以突破技术上的桎梏。再加上手机管理的放松,相信空中上网很可能成为航企的新利润增长点。

  “当然,航企在评估使用手机的安全性方面,除了干扰问题外,还要考量管理问题。”一家国有大型航企相关负责人坦言,“所以未来手机开放并不意味着随便用,而是有条件应用,且还需要一整套详细的管理规章进行保障,所以只能说政策松绑,让手机放开迈出了第一步,空中上网的商业化也见到了一线曙光。”

  空中上网收费尚未获准

  陈雪东介绍,目前行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各家航空公司都在免费提供空中上网服务。未来空中上网肯定会收费,主要收费模式有向前收费、向后收费、混合收费三种。向前收费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浏览者收取单次上网费,这也是海外航空公司最普遍的一种收费模式。向后收费就是向信息提供者收费。例如:航空公司在机上电子设备中接入电商网站、游戏网站、证券资讯平台等,并向这些平台收取一定空中上网流量费。也就是说,航空公司搭台,互联网公司唱戏,这是普通旅客最容易认可的一种方式。混合模式则是前两种模式混合,如果旅客免费使用空中网络只能访问特定合作网站,且有推荐弹出广告;旅客付费则可以享受高速优质的上网体验。

  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和国外一些国家不一样。例如在国外很多酒店的Wi-Fi需要付费,但国内的酒店上网基本免费,所以消费者并未形成为上网付费的消费习惯。所以未来空中上网如何收费,各家航企还在寻路中。

  张武安认为,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许可交由航空公司评估,将大大促进机上Wi-Fi设备的发展,空地进一步互联互通。同时,更进一步地促使航空公司在空中商城等领域的试点与应用,开发更多类似机票+产品。例如,目的地租用车、景区门票、酒店等。航空公司的机上互联网可能将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即便飞行过程中允许使用手机,但也不等于马上就要收费。首先在政策层面,国内机票之外的收费项目,都需要得到管理部门的许可,而民航局尚未对空中上网收费“开闸”。不仅如此,在现有带宽下,如果收费能否保障乘客拥有良好的体验还有待观察。另外,机舱属于公共区域,如果开放语音功能,很可能打扰其他乘客,所以最终手机在空中能放开哪些功能也决定了航企收费的“底气”,总体而言,空中上网发展的障碍在逐步清除,但采用哪种商业模式才能让空中上网的价值最大化,还有待各家摸索和探讨。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责任编辑:韩佳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