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次付费不用办年卡,24小时营业主打“高频低消”

  互联网健身房渐成资本风口

绘图:杨佳绘图:杨佳

  财经热点

  继去年主打健身O2O的ClassPass模式在国内碰壁后,主打“碎片化健身”“24小时自助”“按次预约消费”的新型互联网健身房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新型互联网健身房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高频获客,同时利用团课和一对多私教,降低了器械成本,提高健身房单位面积坪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健身房“降本增效”的问题,正以“小而美”的打法冲击着传统健身俱乐部。

  但业内人士认为,依靠吸引“小白”健身用户来收割健身增量市场的互联网健身房面临着“存客难”的问题,近5年内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很难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不过,新型互联网健身房主打“高频低消”,传统健身房确保“低频高消”,二者商业模式迥异,将并行发展,共同分食万亿健身大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彭颖

  平价健身频获资本青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全国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在万亿级的市场面前,过去一年,包括超级猩猩、小熊快跑、光猪圈、U-24智能健身、Liking、乐刻运动在内的新型健身房相继获得资本青睐,这些涵盖智能化、24小时自助、共享经济、小而美、低价消费等元素的新型健身房成为资本的宠儿。

  “传统健身房年卡的模式对我来说,金钱和时间成本都很高,这种按次付费、不用办年卡的模式,给自己的余地更大。”家住深圳的罗先生以前在传统健身房健身,现在变身为互联网健身房的粉丝。

  对于大多数健身用户来说,相比传统健身房,新型健身意味着可以在家门口随时进行低价健身,低价和轻模式的做法降低了用户的健身门槛,也提高了对“小白”健身用户的吸引力。

  一家新型健身房的基本配置包括200平米左右的场地、24小时营业、按次自助消费并且以团操项目为主。目前新健身模式的代表是超级猩猩和乐刻,前者是智能健身工作室的代表,按次约课,主打“少器械”的团操课,作为新健身用户,单次团操课同时完成了体验式消费和“自由训练”部分,之后企业再通过有储值功能的“猩卡”会员来完成获客,开发后续用户价值。超级猩猩近期还推出了主打自助模式的超级猩猩健身舱,主打24小时自助健身和云端私教服务。而乐刻则是自助和低价包月模式的代表,乐刻健身APP显示,以杭州为例,用户健身月卡售价99元,季卡为279元,地区不同价格也有相应的变动,但可以全国通用。

  目前互联网健身房已经成为资本风口,超级猩猩已完成了5000万元的B轮融资,乐刻于去年底获得超1亿元B轮融资,未来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开出超5000家智能健身房,光猪圈完成3轮融资后已经落地全国55个城市,未来将新增200家店。

  “小而美”模式

  冲击传统健身房

  超卡营销、私教推销、项目捆绑一向是传统健身房的体验痛点。业内有观点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在全国加速推广的互联网健身房正以“低决策成本”的模式快速收割增量市场,一方面导致传统健身房损失了不少客流,而另一方面,“按次消费”给“年卡预售”的现金流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健身房和新型互联网化的智能健身房有很大不同。传统健身房以办年卡为主、重人力、强调环境,如装修、设备;而新型健身房采用‘月费’的方式、更加轻量化、强调互联网和物联网。”光猪圈王锋表示,在传统健身房面临的诸多难题中,收取年费是最大的问题,因为预付费的做法需要地推销售不断拉新,导致整个团队异常臃肿,也使得管理难度加大,此外预付卡模式还容易遭遇商家携款潜逃的风险,导致“预付卡”变“糟心卡”。

  从互联网健身软件所提供的课程项目可以发现,团操和团体私教正成为行业标配。主打自助模式的光猪圈也在面积有限的健身房内增加了团操部分,王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付费团操课一方面丰富了月卡用户的健身产品,提高了对外获客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教练收入,同时提高了用户和教练的留存。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小而美”的做法,迎合了冲动消费的健身新用户,利用互联网优势高频获客,同时利用团操课和一对多私教,降低了器械成本,提高健身房单位面积坪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健身房“降本增效”的问题,对于大力追求坪效的互联网健身而言,是其面对传统健身房的差异化竞争手段,冲击着“年卡制”传统健身房。

  然而,放弃私教推销、超量售卡两大传统盈利点,利用互联网优势降低健身门槛的新型健身模式无可避免地存在短板,从乐刻和超级猩猩的扩张来看,二者拓展的都是健身增量市场,互联网健身房选址和设备水平相对较低,成本低但同时用户留存也低。“相比来说,传统健身房的设备更加齐全,包括各种器械、洗澡、前台休息区、饮水机、存包处等,老师也会更了解每个学员的能力。”体验过两种健身模式的罗先生建议,有一定健身基础的可以选择传统健身房,健身“小白”则建议选择按次收费互联网健身房培养兴趣。

  ■观点

  艾媒咨询CEO张毅:

  互联网新型健身房

  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新型的健身模式受到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首先是因为按次消费的模式确实击中了不少人的健身痛点,其次,其借助互联网为健身行业增加了不少新玩法,使得用户体验更新鲜。”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新型互联网健身房在和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竞争中,一方面通过差异化产品做留存,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方式,以低价、低决策成本的优势,快速获取海量新用户是面对竞争的主要做法,在海量增量市场中,快速收割“小白”健身用户。

  在张毅看来互联网健身企业目前的运营模式还存在不少短板。“首先,新型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差,他们缺乏传统连锁健身的体系基础,在选择和实体店运营上经验不足,一旦传统的健身房变更思路,也和线上结合后,目前这些互联网健身房的优势就会被削弱。第二,由于面积和成本限制,新型的互联网健身房以团课为主,产品比较单一。第三,互联网健身房有些服务有炒作概念之嫌,比如24小时营业,反而有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张毅表示,从本质上看,新型的互联网健身房是O2O模式,O2O模式的局限也将体现在这些互联网健身房中,包括落地会遭遇店面运营的瓶颈,整合资源的能力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在大浪淘沙后,能剩下的企业极少,在近5年内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很难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张毅认为,新型的互联网健身房主打“高频低消”,传统健身房确保“低频高消”,二者商业模式迥异。可以预测的是,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新型互联网健身房将成为健身行业下一个爆发点,面临危机的传统健身俱乐部,将和互联网健身房一起分食万亿健身大市场。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