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15:11 新金融观察

  国内手机市场第三季度再洗牌

  洋品牌失利 OPPO、vivo逆袭

  面对日益饱和的中国手机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近日,关于国内手机市场第三季度的数据陆续出炉,苹果营收缩水三成,三星手机排名跌出前五,OPPO、vivo市场份额反超华为……至此,众人才惊然发现,原有的市场格局早已被悄然打破。

  新金融记者 王晓东 郝一萍

  洋品牌遭遇天花板

  中国手机市场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关键动力,各大手机厂商也将中国当作了其跑马圈地的主要战场。而作为曾经的两大霸主,苹果和三星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苹果日前公布了截至9月24日的2016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营收为468.52亿美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为90.14亿美元,同比下降两成。

  苹果公司业绩跳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挫折。第三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的营收为8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5.18亿美元,下降了30%。

  作为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的形势更加严峻。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星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降至20%,创下了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低。

  与苹果在新款机型的对决上,三星不战而败。原本对标iPhone7的Galaxy Note 7由于安全问题,在新款iPhone面市之前已经宣布召回,而此次召回事件也对品牌造成了灾难性的伤害,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9月2日,三星公司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Note 7手机,而中国市场却被排除在外。在多方努力下,三星虽然决定召回中国大陆地区的19万台Note 7手机,但又被爆出在召回流程上对消费者诸多刁难。

  SK 证券分析师金永佑称,由于遭受召回门的打击,三星移动业务可能会降至这三个季度的冰点水平。据Branding Brand最新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三星产品的信心开始出现下降,甚至还可能会继续出现下降。

  对于洋品牌的接连失利,在中文投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闫小佳看来,中国的人口红利遭遇了天花板现象,中国市场已告别单纯的野蛮生长阶段,消费者的选择已经从一味地崇尚洋品牌回归理性(突出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国内厂商重新洗牌

  与洋品牌的萎靡态势相对的是国产品牌的一路高歌。

  据IDC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29亿部,其中三星以7250万部居首,苹果、华为、OPPO、vivo分列前五。中国厂商不仅在前五中占据三席,而且,同为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之和达到12.8%,超过了苹果的12.5%。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当季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3.5%。苹果市场份额也同比下滑了5.3个百分点。而三家中国厂商却表现惊人。华为的市场份额同比上涨23%,OPPO和vivo成功翻倍,涨幅分别达到121.6%和102.5%。

  在国际市场上对决过后,各大厂商继续回到国内市场PK。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第三季度,OPPO和vivo分别占中国智能手机16.6%和16.2%的份额,而华为的市场份额从16.9%降至15%,排名也从上季度的首席跌至第三。苹果销量仅占8.4%,跌出前四,而三星则未能上榜。

  闫小佳认为,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而言,海外公司有一个通病,就是很难及时跟进应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无论三星还是苹果,但华为、乐视、小米等企业则在本土化创新上高歌猛进,高低立现。

  “手机生态的壁垒在逐渐打破,特别是核心知识产权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这些年来稳扎稳打,不仅在中国本土,也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闫小佳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此外,对于OPPO、vivo的成功逆袭,在闫小佳看来,制胜利器之一即是渠道。“OPPO和vivo本质上是一家,都是原来步步高品牌拓展开来的,且他们擅长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门店直营布局。而华为则不同,基本上是运营商、电商、代理等多模式并举。”

  作为手机行业的迟到者,OPPO 2011年进入了智能手机领域,vivo的品牌在这一年才刚刚面市。而这两个年轻的品牌将目光锁定了年轻的群体。

  对此,“老派”的华为也试图“逆龄”与其正面对决。

  10月中旬,华为推出nova系列手机,不同于以往商务感十足,该款机型主打年轻潮流群体。

  “我们在内部甚至引入了一些‘90后’、‘95后’来设计规划出他们真正喜爱的产品,希望充分满足年轻人群的需求。”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说道。

  “华为调整品牌形象,也是因势而变,华为之前给人的印象过于商务化,不够年轻和前卫,而这恰恰是OPPO和vivo的核心卖点。”但在闫小佳看来,此举依然存在弊端。“其实品牌形象相对固定是好事,改变品牌定位是个双刃剑,我个人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