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3日17:2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3日消息,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今天在京开幕,“供给侧改革”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表示,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他介绍,在去年提案呼吁规模化发展核电、大量替代非化石能源的基础上,今年其所提的提案将主要聚焦于明确核电的基荷运行地位。

  能源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持续困扰中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对此,贺禹表示,“现阶段要抓紧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逐步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化石能源。核电因其稳定、高效、经济,应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

  中国还面临减排的压力。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尽早达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贺禹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在能源供给侧的核电需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综合国内权威机构的预测,贺禹分析说,在考虑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在55亿吨标煤。从能源供给侧结构来看,预计到2030年水电装机极限达到约4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乐观预计也分别达到4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17%、4%、2.74%、1.27%。

  他认为,如果要实现20%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2030年核电装机应达到1.2~1.5亿千瓦,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5%左右才能有效支撑。所以,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贺禹表示,一方面,中国核电规模还太小,需要在未来15年中坚持规模化发展,新增70至10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使其在电力供应中占据相当的比例才能有效支撑减排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应该与美、俄、韩等核电占比较大的国家对标。

  贺禹说:“据我了解,这些国家核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达到8000小时以上,发挥了核电稳定、清洁、高效的特点,我们应该向这些充分利用核电特点的先进国家学习。” (新浪财经 刘丽丽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