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17:42 综合 

  【独家】窝电重、消纳难!国家能源局对东北核电问题重视"加码"

  东北窝电、核电消纳,已成为摆在能源主管部门与核电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东北能源监管局近日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已经委托该局开展“东北地区核电厂电量消纳问题研究”。这项研究拟通过对辽宁和东北电网影响核电上网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电力电量供需平衡以及调峰平衡等方面分析辽宁和东北电网在“十三五”及未来能够合理接纳的核电装机容量,探索核电机组外送消纳的份额及方式,提出促进核电消纳和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朱学蕊(中国能源报记者)

  东北能源监管局的信息显示,近年随着红沿河核电厂后续机组陆续投产和新项目开工建设,东北地区核电消纳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东北地区核电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未来核电的发展。而上述研究预计将有助于缓解因大规模核电机组投运而导致的东北电网窝电和调峰矛盾加剧,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东北地区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发展,实现东北电网与辽宁电网电源的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东北地区窝电问题突出,弃风、弃火现象近年频发,包括吉林、蒙东、黑龙江、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电源结构分布、电力通道建设等备受争议。业内专家曾坦言,电力需求放缓但大量建设电源项目,电力外送通道又不能及时建设,电源与市场需求、电源与电网建设也无统筹协调方案,是造成东北窝电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大型电源项目,核电动辄几百万千瓦的装机规模首当其冲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东北地区已建和拟建核电项目包括辽宁红沿河核电和徐大堡核电、吉林靖宇核电。信息显示,作为东北“首核”,红沿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4台单机容量为111.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已分别于2013年6月6日、2014年5月13日投入商业运行;3号机组于今年8月投产;4-6号机组处于工程建设阶段,其中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ACPR1000核电技术。此外,同样位于辽宁省的徐大堡核电站很可能于“十三五”期间开建,吉林的靖宇核电因是内陆项目进展稍后。

  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核电优势明显,也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然而,核电的基荷电源地位已经受到挑战,设备利用小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区域性电力富裕的情况下,核电消纳问题已然凸显。中国核能行业协会8月份发布的《2015年1-6月全国核电运行情况》首次将电网因素列为除机组大修之外,影响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519.15小时,设备平均利用率为80.01%,其中红沿河核电1、2号机组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分别为71.52%和41.85%。

  此外,今年3月出台的电改“9号文”首个配套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核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兼顾调峰需要安排发电。

  核电、尤其是东北核电的“日子不好过”,国家能源局对此问题的重视已经“加码”。

  在东北能源监管局表示开展消纳问题研究之前,国家能源局今年已在辽宁省进行过实地调研。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带队赴辽宁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对拟建的徐大堡项目做出“关于消纳问题”的指示。

  分析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核电基本布局也都在沿海地区,电力需求相对较大。而未来除核电之外的其他电源布局、电力通道建设等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新电改落实中,售电侧放开后大用户直购电等推进实施,核电上网势必还会受到影响,核电所遇到的“东北尴尬”或许会“演变”为整个核电行业面临的新问题。来源:中国能源报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