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16日讯 继不久前滴滴表示停止招聘以后,近日e代驾也宣布缩减人员规模,两家企业给出的理由相差无几:不希望成为臃肿低效的公司,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效率等等。可见,曾经挥金如土、疯狂扩张的020行业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寻求更科学、更持续的增长模式。

  近段时间,随着多家O2O企业倒闭,关于O2O行业遭遇资本寒冬的论调快速蔓延。许多O2O企业简单粗暴的选择烧钱模式来快速占据市场份额,烧钱烧出了极速增长,却烧不出稳定、持续的盈利模式。于是O2O行业表面风光背后成了“尸横遍野”,今年下半年以后已有多家O2O企业倒闭,涉及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可见,O2O行业“摊大饼”式的扩张已进入尾声,对于一味“烧钱”的发展模式更应该进行反思。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e代驾和滴滴不约而同的选择“裁员缩招”,主动应对资本寒冬。

  本月初,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停止招聘”,原因是“我还是希望让团队把拳头捏紧一点,团队人员太多,执行力会被稀释,这些都是为了未来更快的奔跑。”滴滴公关部门在稍后对媒体的回应中称不希望成为臃肿低效的公司,所以明年会采取末位淘汰制。无独有偶,近日e代驾CEO杨家军在内部邮件中确认裁员一事,称一年来公司人员激增是管理上的失误,极速回归价值本质成为当务之急。

  e代驾于2011年10月上线,被认为是互联网代驾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了先发的市场优势以及疯狂的“地推”,e代驾逐渐成为代驾市场的“老大”,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年5月,e代驾完成D轮融资,称融资额度为1亿美元,融资完成后整体估值达到8亿美元。但是在突飞猛进的扩张之下,人员臃肿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e代驾从年初到现在人员增加了四倍多。

  创业型公司在获得一定市场地位以后,就进入了巩固发展阶段,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更高效的运作,可见,此时已经获得市场绝对优势地位的e代驾,寻求人员结构优化亦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为了公司在之后的发展中能更上一个台阶。

  社科院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宏淼说认为,无需对O2O行业的迅速降温感到惊慌。“O2O的野蛮生长总会结束。与其说是进入‘资本寒冬’,倒不如说是在白热化的竞争过后,资本市场和创业者都开始回归理性,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线下的服务。”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