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0日 13:34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微博

  中国火箭突围

  中国火箭的屏障与雄心

  当人们在谈论火箭的商业发射时,其核心往往不是商业,而是政治

  文/齐岳峰

  “猎鹰9号”出事了。 2015年6月28日,美国颇有影响力的民营航天公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一枚“猎鹰9号”火箭,执行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火箭升空2分半钟后突然爆炸解体,携带约2500公斤补给的货舱也被炸毁。

  这是8个月内,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第三次失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负责人说,这次事故对公司是一次巨大打击。

  国际商业航天再次笼罩阴影。 2014年10月,另一家公司的火箭起飞后几秒就在发射场爆炸,摧毁了“天鹅座”货运飞船。6个月后的2015年4月28日,俄罗斯“进步”号飞船被“联盟”号火箭送入了错误的轨道,没能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便坠毁在大气层中。

  近期事故发生后,美国宇航局局长曾公开重申,支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货物和载人航天项目。但人们还是很容易想起多年前那一幕——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及后续的多次航天事故。

  30年前,美国航天项目接连失利。正在那时,世界商业航天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中国人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彼时,中美双方第一次在航天高科技领域进行合作,是通过中国火箭发射美制卫星的方式达成的——这也是当年邓小平访美的重要成果之一。 那些年,是中美航天合作的蜜月期。

  如果蜜月期继续,中国运载火箭或许早已称雄世界航天发射市场。

  但在国际市场上,中方的商业活动遭遇屏障,不得已收缩了阵地。这并非特例,长期以来,只要是中国人的高技术产品,大多会面对“窃密”之类的指责。

  如今的世界航天商业发射市场,群雄并起。除了美国、俄罗斯等传统航天强国以外,亚洲国家成为最积极的航天探索者。其中既有日本、韩国、印度等“老牌”国家,也有伊朗、越南等新兴势力。

  以2013年为例,日本首枚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埃普西隆”成功发射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印度则发射了首颗导航卫星与首颗国产军用通信卫星,更于当年发射了该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韩国则凭借“罗老”号火箭发射的科学与技术卫星“-2C”,正式进入太空俱乐部。 而30年前,亚洲只有中国和日本具有发射运载火箭的能力。

  事实上,当人们在谈论火箭的商业发射时,其核心往往不是商业,而是政治。前后30年间,中国跻身国际商业发射市场,而后又遭屏蔽,也正归因于此。

  中国人不会停止努力。2015年4月14日,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在巴西首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说,中国火箭将借此寻求国际合作新模式,打破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受限的现状。

  中国人常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今夕对比,当下的中国与全球格局,对于雄心勃勃的中国火箭来说,意味着什么?

  组文报道:

  我国火箭发展水平越高 美方越愿意合作

  我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谈判艰辛历程

  长城工业付志恒:我国火箭受美阻挠退出国际市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