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吴林静 发自成都
福寿园和福成五丰(5.830, 0.53, 10.00%)受热捧的背后是资本在殡葬业的跃跃欲试,但A股市场“殡葬第一股”的名号也隐隐透出殡葬业的投融资尴尬。
殡葬业对民营资本到底是怎样的态度?3月25日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 (2014~2015)》(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指出:“探索殡葬领域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编撰报告的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是国家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目前我国殡葬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报告》主编、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就民资进入殡葬业的作用及问题进行了探讨。
行业投资历史欠账严重
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统计,2013年,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总数4382个,比两年前增加了279个;殡仪馆1784个,比两年前增加了39个;公墓1506座,比两年前增加了100座;总体投资比两年前仅增长了5.9%。
3月25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我国对殡葬服务投资的历史欠账严重。
李伯森举例说,与2012年相比,2013年投资额有所增长。然而,2013年地方政府对殡葬基本建设投资为30亿元左右,不仅低于民政领域的其他专项投资,更低于在公共卫生、文化、教育、残疾人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
李伯森在《报告》中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殡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常态化,究其原因,除国家对殡葬公共产品投资长期短缺外,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殡葬投融资运营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好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李伯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般一个县级市就会规划一个公益性墓地和一个经营性墓地。但是,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政府财力限制,对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规划、投入不足,殡葬服务设施陈旧、设备落后,公益性安葬设施匮乏,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殡葬诉求。
各地政府对殡葬设施的投资还是杯水车薪,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有质的提升。而且,殡葬事业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落实不到位。为改变这一状况,李伯森提出,必须积极呼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多元的投融资机制。
鼓励民资适度参与
近年来,在殡葬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坊间所谓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和“死不起”。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研究所王国华教授在《报告》中撰文指出,部分城市因为制定限制殡葬用地的政策而导致墓地紧缺,加上部分城市对于城市的公共资源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以及对于殡葬行业的种种诟病。
如何打破垄断,如何使我国殡葬公共服务达到供求平衡,如何破除暴利形成机制?李伯森给出建议:应积极探索殡葬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对于打破殡葬行业垄断,李伯森认为,顶层设计上要探索殡葬服务公立机构分类改革和改制。打破殡葬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适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殡葬服务机构改革,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条件。
对于社会资本的参与形式,李伯森表示,可探索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适度参与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此外,在价格机制上,其他延伸性、选择性殡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自主定价。
目前社会资本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李伯森告诉记者,以在全国有26家连锁墓地的福寿园为例,其通过股市筹集社会资金,实行规模化运营,探索绿色殡葬途径,补充了国家投资不足,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过,他也指出,上海福寿园的墓价很高,应向公益性、平民化回归。
文章关键词: 殡葬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