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侧酝酿改革:市县级供电局或重组为售电公司

2014年12月24日 01:44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售电侧酝酿改革 6类机构或成售电主体

  张旭东 江旋

  新一轮电改预期刺激下,电力股表现优异,很多猜测应运而生。售电侧酝酿中的改革,成为最新的焦点。

  6类售电主体?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一份售电侧如何改革的讨论方案提出了6类未来可参与售电业务的主体。其中5类是竞争性的售电主体,还有一类承担售电兜底服务的机构。

  第一类是不承担电力输配任务的市县级供电局,重组为独立的售电公司,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缴纳输电费用,自主向用户售电。

  第二类是以五大发电集团网为主的发电企业,可能在企业内部组建售电部,直接与用户谈判,在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同时,从事售电或配电业务。

  第三类是与电网相关的工程建设公司,与用户贴近的节能服务公司均有成为售电主体的机会。

  第四类是大型工业园区,可以组建配售电主体,为园区或开发区内企业提供售电服务。

  第五是有条件的社会资本组建售电企业,直接提供售电服务。

  在上述5类之外,还有兜底售电服务的机构:主要由原来的供电公司转型而来,承担普遍服务责任,具有公共事业特性。所有售电服务机构都要接受监管。

  本报记者从一位中电联人士处获悉,目前还只是在电改方案讨论稿中涉及了关于售电侧放开的内容,具体怎么放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在确定了目标主体后,下一步要明确如何认定以及如何监管问题。

  大用户直购电一直是售电侧改革的早期模板,国务院历次下放和取消审批权都涉及到电力领域。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审批在2013年就被取消,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受到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门槛的掣肘,以及涉及到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利益,效果并不算好。

  售电侧市场化改革,要推进大用户直购电,放开大用户购电选择权,形成多个购电主体竞争格局。同时逐步培育售电主体,引入民营资本,组建电力交易所和售电公司,形成多元售电市场。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的售电侧市场主要是管制下的服务,要设法促进用户用电效率提高,促进需求侧响应,要有能够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价格体系和调控机制。

  招商证券电力环保分析师彭全刚对本报记者称,一些龙头的电力公司都在准备做售电方面的业务,另外还包括一些民企。至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关键还是看最终谁能进入售电领域。

  进展缓慢的电改

  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电改方案在成形后并无变化,主要是“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加强监管。

  售电侧放开是方案的组成部分,但不涉及“调度独立”和“输配分开”。

  电改是能源改革推进较慢的领域,2002年电改启动以来进展不顺利,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门讨论能源,提出要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方案。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推出在深圳实行输配电价试点改革,新一轮电改再次成为焦点。

  年初的国家能源局工作会议提出,尽快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还在内蒙古、云南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同时也提出要推进电能直接交易和售电侧改革,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因为电改涉及多个部门,以往都是能源局和相关部门一起制订方案,再协调后,报送国务院批准发布。

  长期关注电改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对本报记者表示,电改还处于微妙的博弈阶段。事实上,在目前的电改逻辑中,售电侧改革并不是最紧迫的任务。电力市场有自己的特性,核定输配电价、改变电网企业经营模式、建立相对独立的交易平台等都应是排在更前面的任务,要谨防资本市场对售电侧放开的炒作。

  本报记者获悉,电改方案目前还有几个配套方案,但并没有对外公布。

文章关键词: 电改售电侧电力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国足亚洲杯名单公布 冯潇霆李学鹏落选
  • 娱乐女主持人王婧涉毒被拘 曾主持美丽俏佳人
  • 财经媒体:3700多万人不用自己支付养老金
  • 科技即将在港上市的蓝港股票值不值得买?
  • 博客邱毅:台湾民众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女生开豪车卖苹果
  • 齐俊杰:养老金再不改就真来不及了
  • 如松:人民币的空头到底是谁
  • 叶檀:消费税有望成为地方主要税种
  • 徐斌:2015年中国迎来“金融大爆炸”
  • 李大霄:3000点不需要勇气 需要坚持
  • 陶冬:卢布与历史的轮迴
  • 金岩石:如何解读经济“新常态”
  • 孔浩:A股指数牛市 股民熊市
  • 叶檀:地方债去杠杆短期风险可能变大
  • 冉学东:卢布崩盘让央行惜钱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