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反垄断调查超预期:12日企和克莱斯勒奥迪全罚

2014年08月07日 10:18  郑州晚报  收藏本文     

  汽车反垄断调查超预期

  12日企和克莱斯勒奥迪,全罚!

  我国针对外资车企反垄断调查进度之快超出外界预期。

  昨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将对奥迪和克莱斯勒的垄断行为进行处罚,但奔驰是否存在垄断行为仍在调查取证。李朴民同时透露,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但未透露具体企业名单。

  丰田(中国)、本田(中国)和日产(中国)在内的多个日系品牌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没有接受过国家发改委调查,至于旗下零部件企业是否受调查则并不清楚。预计在中国有业务的主流日系零部件厂商都会“中枪”。

  奥迪和克莱斯勒将被罚

  昨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闻发布会上,汽车业反垄断成为热门话题。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确认,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和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两个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李朴民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奥迪和克莱斯勒相继下调了维修零部件价格。7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将主动下调国产车型原装备件价格,下调比率或达38%。例如奥迪A6L车型,今后“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

  8月5日,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宣布调整部分产品及零配件价格,最高降幅为6.5万元,同时宣布大灯、外后视镜、启动机等145种零配件价格将下调20%。

  在奥迪和克莱斯勒主动下调零部件价格后,外界原本认为他们在这一轮反垄断调查中不会受到处罚,国家发改委最新表态表明,此次反垄断调查力度加大,不会只做表面文章。

  对奔驰仍在调查取证

  奥迪和克莱斯勒确认被罚,另一外资大品牌奔驰是否受罚则仍待调查。李朴民昨日称,上周江苏省物价局反垄断分局已对苏州、无锡等5个城市的奔驰经销商进行了反垄断调查。8月4日,上海市发改委、江苏省物价局所属的反垄断局组织力量,对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进行了突击调查。“奔驰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李朴民说。

  12家日企价格垄断

  国家发改委昨日还透露,近日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但发改委未透露具体受罚企业名单。

  丰田(中国)、本田(中国)和日产(中国)在内的多个日系品牌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没有接受过国家发改委调查,至于旗下零部件企业是否受调查则并不清楚。这也表明,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不仅限于整车企业,亦涉及零部件企业。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系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体系向来很封闭,基本只对本土供应商开放,而且很多还是整车厂持股;这些零部件企业为了利润,往往达成价格联盟,抬高零部件供应价格,从而形成垄断。

  处罚将警示汽车市场

  国家发改委针对汽车业开展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1年底,至今已有3年。随着调查结果的相继出炉,反垄断接下来将进入具体处罚阶段。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外资车企牵涉其中。此前有多家汽车企业证实,接受过发改委约谈或调查。

  业内对反垄断调查多持肯定态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发改委开出罚单后,将对整个汽车市场的运作起到警示的作用,必将对目前混乱的汽车市场起到明显的规范效应,对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消费者能够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

    黄习伟 南都供稿

 

文章关键词: 汽车反垄断克莱斯勒奥迪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莎车村民谈暴恐头目:败类被击毙大快人心
  • 体育足协杯-周挺戴琳红牌 鲁能点胜国安 视频
  • 娱乐女神梅根闺房憾事:与大13岁老公无性生活
  • 财经多地业主弃房断供被银行起诉
  • 科技诺基亚中国裁员真相:被惯坏的贵族
  • 博客马未都:雍正真性情御笔朱批萌萌哒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求职花十余万 拖3年全家身心俱疲
  • 李锦:汽车反垄断目的不止于“降价”
  • 钮文新:新货币政策培育更多金融倒爷
  • 洪榕:必须进入中国股市的N个理由
  • 凯恩斯:创业板指数十年后见到6000点
  • 朱蓝澜: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复兴关键
  • 白明:反垄断就是政府干了该干的活儿
  • 杨国英:地方政府境外发债宜审慎而行
  • 林耘:大量资金进场 钱从哪来要干嘛
  • 朱大鸣:高房价产生了多少剩男剩女
  • 张庭宾:央行成为楼市泡沫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