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烨
天然气。资料图
4月15日,有媒体援引尚普咨询能源行业分析师的观点称,“随着各地天然气价格纷纷上调,全国天然气价格或将上涨。但此次上涨是否给天然气行业及消费者带来利益,有待商榷。”
事实上,在中国近年来越来越依赖相对高价的进口天然气及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等背景下,中国天然气未来涨价几成必然,同时,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国的气价改革。
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涨价中平衡消费者和总是“喊亏”的有关企业的利益?又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天然气发展经验?另外,除了气价改革,中国能源还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
又临涨价潮?
天然气涨价今年屡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2月20日,江苏扬州召开民用管道天然气听证会,拟对市区民用气价格上调0.33元/立方米,调整后民用气到户价为2.53元/立方米;经过听证后,浙江德清县居民生活管道天然气价格3月1日正式调整,从现行的每立方米2.53元调整为每立方米2.92元。
3月底,又有消息称,“中国气改方案实施后,平均提价幅度在0.6元-0.8元/立方米。若将中亚进口天然气价格偏高因素考虑其中,新增的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可能达到1元/立方米。”这则消息很快被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同志认定为“无稽之谈”。
但4月1日起,长春市燃气价格上调。其中天然气价格由2元/立方米上调到2.8元/立方米,调价幅度高达40%。据称,调价属于“补偿”,因为成本较之前上涨了4倍多,且“早已举行了听证”。
除了长春和邯郸等已上调气价的城市,天津或也将加入天然气涨价的“大军”。4月9日,天津市召开天然气价格上涨听证会,拟上调天然气价格9.1%。另外,南通、苏州等城市也相继传出了涨价或举行听证会的消息。
对此,有分析称,这些地方范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引发中国公众对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关注和担忧,甚至可能是全国范围内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开始。
“要弄清的基本事实是,全国范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须等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官方文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上述涨价或听证的消息,仍属‘地方范畴’,不能等同全国涨价。”
须平衡利益
从目前的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看,天然气涨价确实有一定必要。大宗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此前在发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分析稿中称,涨价或是完善天然气市场价格机制的选择,“一方面,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显现,2012年天然气进口量425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31.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28%以上。另一方面,有关企业以较高价格进口天然气,再以国产天然气的价格进行出售,积极性趋于下滑”。
“但在涨价及进一步的气价改革确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民众对涨价的承受力和接受程度,在市场化和保民生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林伯强说,“如何与终端用户价格联动,是改革的重要一环。因此,气价改革需要兼顾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在对经济相对欠发达省份的城市门站气价可采取适当的优惠。此外,对于保障居民及农业用气,政府需要以相对市场化的方式,如补贴和税收干预气价。”
还有学者建议,应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分享机制,“资源要素属于全民所有,在涨价成为必然选择的情况下,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分享机制,使这些涨价在扣除合理成本后,真正用于社会建设,为全民所分享”。
美国的经验
有分析称,除了气价改革,中国需要做的或许还有打破垄断,在破除垄断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据媒体报道,“天然气进口资格、管网建设、LNG接收站建设,即涉及到天然气市场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管制,每个链条均由‘三桶油’把持。”
据报道,从美国的经验看,为天然气产量急剧增长做出主要贡献的并非大型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正是他们对新技术的热衷和大胆应用开启了‘页岩气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革命不止让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不断下降,也会让美国重新成为全球的化工制造业基地,更重要的是,页岩气价格的下降,反而拉低了其他能源品的价格,比如煤价。
煤炭专家黄腾此前对媒体介绍,2010年之前,单位天然气的价格通常是煤价的两倍以上,“但随着页岩气产量大幅增长,二者的比价在2010年降至2以内,并继续下滑。到2012年,二者的比价已低于1”。
“尽管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显示了民营企业在能源行业中的活力。但就国情而言,中国走的第一步肯定还是‘价改’。第二步,才可能是体制问题,而这肯定又要花费很长时间。”林伯强认为。
如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日本在勘探领域的努力或也值得借鉴。4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又宣布,已开始在新泻县佐渡海域对海底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进行勘探调查,这是近9年来首次由政府主导对油气资源进行勘查。上个月,该部门曾在日本爱知县海域完成了“可燃冰”的试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