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抑制投机 油荒现象渐行渐远

2013年04月10日 22:30  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记者 高素英 4月10日,国内迎来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执行后的首次调价窗口,但由于汽油、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发改委于3月27日出台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按照新机制要求,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但当汽油、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自3月27日成品油下调价格以来,国际油价涨涨跌跌,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止4月9日,WTI较3月27日下跌2.46%,布伦特则下跌3.15%。目前国际油价仍在小区间震荡,近期难有明确指向。

  近期随着近期国际油价震荡走跌,成品油受调价预期影响,主营及地炼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跌势。本轮跌势自2月下旬开始,至今已跌破年内低点,目前仍有一定下探空间。

  从目前的价格情况来看,主营方面,93#汽油较3月27日相比下行幅度在150元/吨左右,0#柴油较3月27日相比下行幅度在100元/吨左右;山东地炼方面,93#汽油较3月27日相比下行幅度在100元/吨左右,0#柴油方面较3月27日相比下行幅度在100元/吨左右。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高国云认为,此次调价搁浅尚在意料之中,根据近期原油走势,3月末一周呈连涨态势,4月初一周则呈连跌态势,整体呈现倒“V”形走势,国际油价单边走势没有形成,国内成品油调价风向变幻莫测,市场投机行为受阻。

  高国云表示,目前来看,市场在资源供应方面,由于前期市场需求欠佳,炼厂库存均偏高,整体供应依然较为充足;目前虽然春耕启动,柴油旺季来临,但料不会出现“油荒”现象。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对国内套利投机行为有一定抑制作用,囤货或甩货现象将有效缓解,“油荒”现象渐行渐远。

  新机制大大缩短了调价周期,且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相对于旧机制而言,新机制的透明度和灵动性都大大提高,但发改委并未对外公布挂靠油种,因此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幅度难以参透,这使得贸易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都有所增大,因此,新机制运行以后,国内成品油贸易商活跃度将大打折扣,部分贸易商或另谋出路。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被诉受贿、滥用职权
  • 体育亚冠-恒大4-1逼近出线 欧冠-皇马2-3晋级
  • 娱乐女演员曝海天活动遇疑似老鸨拉客
  • 财经新机制后成品油首次调价搁浅
  • 科技传苹果最早今年7月量产第5代iPad
  • 博客柴静:叔侄奸杀冤案细节 金日成离世内幕
  • 读书机警多谋:抗大校长林彪对内斗超然漠视
  • 教育萌妹拒绝求爱体走红:考上清华再追我
  • 育儿半夜醒来找不到爸妈 4岁女娃从17楼坠亡
  •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升值暂不具备趋势性
  • 宋文洲:中国和历史有个约会
  • 姚树洁:撒切尔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借鉴作用
  • 叶檀:中国经济的板蓝根现象
  • 雷思海:惠誉出击中国折射美国货币战布局
  • 张明:城镇化不是神话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