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部分省市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 今年或启动价改

2013年02月07日 01:1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汪珺

  “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65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升至32%。”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如是预测。

  消费量、进口量的“双升”无不催促着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快马加鞭。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江浙等地正在酝酿提高天然气价格。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视为是对价改试点进一步扩大的“热身”;两会后天然气价改预期将进一步升温,三季度将成为比较好的窗口期。

  业内认为,天然气将成为未来五年国内能源领域最重要的投资线索之一。随着天然气价格逐步市场化,该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也将长期分享这场“盛宴”。其中,上游勘探开发企业最先受益,下游城燃公司、用气企业短期或成本上升,但长期将因天然气整体利用率的提高而获益。

  多地酝酿提价

  目前,我国资源品价格多受政府管制,国内能源价格包括天然气在内较国外水平偏低。2010年,我国各地民用天然气价格曾经历过一轮涨价,但仍存在调价空间。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部分省市正在酝酿提高天然气价格。其中,浙江省预计计划用气量内的上调0.2-0.3元/立方米,计划量外的上调0.5-0.7元/立方米;江苏某些省市正在考虑提高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最高上调幅度为0.7元/立方米。另有消息称,北京也正考虑于今年提高天然气门站价格。

  “2010年调价没有到位,导致很多地区天然气价格一直有欠账。若提价,应该是为扩大试点、推行价改做准备。东部沿海地区支付能力较强、天然气消费量较大,先在东部地区推行价改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领域研究专家刘毅军分析称。

  “应该说全国天然气价格上涨会是一个趋势。一些经济较发达、承受能力较高的地区如华东、沿海等省份,可能会优先接纳;内陆、北方等地由于气价长期较低,则会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安迅思息旺能源天然气分析师钱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尽管2011年底广东、广西两省推行了天然气价格改革,但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2012年底较2011年底,进口液化气和燃料油的价格均出现了19%的涨幅,但两广地区天然气的门站价格一直没有调整,导致国内外天然气仍然存在较大价差。

  该机构分析称,在价改试点之后,中国气田的出厂价仍由国家进行管理,而广东下游终端销售价格也并未完全放开,部分省市虽进行了联动定价,但仍需要召开听证会来定价。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价格改革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上下游的价格联动。

  或主推“市场净回值”定价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2012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用气人口超过2亿,城镇气化率达到29%。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进一步提升至165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则上升至32%。随着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理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天然气定价市场化成为大势所趋。

  2011年12月26日,广东、广西两地率先启动天然气价改试点,以“市场净回值法”作为定价的核心。这是自2005年末国家发改委公布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目标后的首次“破冰”之举。一年之后的2012年12月,四川省宣布将全省天然气最高门站价统一定为1.98元/立方米,则将天然气价改再向前推进了一步。业内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可以视为我国天然气价改的第三个试点省份。2013年,将有更多省市加入到天然气价改的试点行列。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式将成为进一步推行价改的基调。该方法的核心是选取计价基准点和可替代能源品种,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机制。在此基础上,考虑天然气市场资源主体流向和管输费用,确定各省(区、市)天然气门站价格。

  据了解,在此基础上,未来将进一步形成较为明确的计算办法,并在全国形成几个天然气定价中心,周边省份根据定价中心的门站价格,通过上述计算办法,计算出各省的门站价。

  “价改推行的结果将是‘一省一价’,且从理论上讲,中石油进口天然气业务的亏损将因此被抹平。”一位石油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但交界省份应该按照哪个定价中心价格进行定价还存在争议。

  对于价改再启动的时间,刘毅军认为,今年推行天然气价改的可能性很大,三季度则是比较好的窗口期。“二季度推行会有些急,四季度将进入采暖季,三季度各方面准备会比较充分,最合适。”他称。

  上市公司享盛宴

  天然气产业链自上而下可分为勘探生产、长输管道、下游应用三个部分,涉及价格主要包括出厂价、管输价和城市输配价。目前我国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跨省输送费用也由国家统一制定,城市输配价格则由省一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首先将利好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勘探开发企业。申银万国[微博]研究报告就指出,中石油目前拥有我国约80%的长输管网、近70%的天然气量、中亚气的独家进口权和众多城市燃气项目,另外还通过控股子公司昆仑能源开拓LNG接收站与工厂以及加气站业务。若门站价或井口价能够提升10%,中石油2013年的EPS有望增厚0.08元。因此价改的最大受益者无疑将是中石油。

  对于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公司而言,价格改革是否构成利好的关键在于管输费率是否相应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涨价往往是系统性的,因此管输价格存在较大上涨预期,相关上市公司有中国石油、陕天然气等。

  中下游城市燃气公司的成本短期内可能因天然气价格上涨而增加,但理顺价格机制能够提高天然气的整体利用效率,带动中长期管输利用率和供气量,长期而言将受到利好。此类上市公司包括大众公用大通燃气、广州控股、深圳燃气等。

  此外,处于产业链最下游的工业用气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因天然气价格上涨而相应增加,“气头”类化工和天然气发电的上市公司将受到影响,但气头化工替代行业相关公司将在气价上涨中受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
  • 体育亚预赛国足1-2沙特 亚冠灭恒大杀手绝杀
  • 娱乐童星宫傲漂亮女友曝光 微博甜蜜互动(图)
  •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科技苹果128GB版iPad国内最低售价6088元
  • 博客袁厉害女婿:岳母被诬陷有20套房
  • 读书揭秘:周恩来是否策划离间毛泽东和江青
  • 教育女儿未过保送生考试 母亲自责自己失败
  • 育儿17个月大男孩超萌击球引围观(图)
  • 陈思进: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六大误读
  • 板桥老黑:民族复兴要打造公平中国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
  • 陶冬:美国债市离拐点不远了
  • 姚树洁:赵本山退出春晚的反思
  • 倪金节:地方投资狂潮再起
  • 章玉贵:中国30年内难以超越美国
  • 黄鸣:太阳热产业路在何方
  • 熊鹭:人民币走出去正当时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