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看谁死得快
文|本刊记者 徐建凤 出自《英才》杂志2012年11月刊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持久战。
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仲裁结果,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将被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并从中扣除10.54%的出口补贴,经计算行业关税范围为23.75%—254.66%,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如此一来,美商务部终裁结果相比初裁则要更为严厉一些。其中,反倾销税从今年5月初裁的最低31.14%下调至18.32%,但最高幅度不变;而反补贴税则大大高于初裁的2.9%-4.73%。
不过,按照美方贸易救济程序,除美国商务部外,此案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仲裁。根据目前日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11月23日左右做出仲裁。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做出肯定性仲裁,即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美国的终裁将对正在进行中的欧盟‘双反’调查,以及极有可能触发的印度‘双反’调查,产生极大影响。欧盟的调查不仅扩大了‘双反’的产品范围,同时已经敲定替代国是美国。”江苏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告诉《英才》记者,“此次美国商务部的裁决表明,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价格,较之美国市场的其他竞争者来说是过低的。”
灭顶之灾
美对华“双反”裁定结果,不只对美国商务部公布的75家光伏企业有效,而是对所有中国光伏企业都有效。
在税率方面,实施单独税率、参与调查企业税率和不参与调查企业税率三种。采用单独税率的为尚德电力和天合光能。尚德电力在最终裁定中被处以31.73%的反倾销税和14.78%的反补贴税,反倾销税与早些时候公布的税率水平一致,但反补贴税仲裁远高于初裁的2.9%。
而天合光能面临的反倾销税为18.32%,反补贴税为15.97%,初裁税率分别为31%和4.73%;英利绿色能源如果向美国出口完全产自中国大陆的组件或电池,将适用单独税率,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分别为15.42%和15.24%,低于初裁税率。其他参与调查的企业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分别为25.96%和15.24%。而不参与调查的企业的反倾销税高达249.96%,反补贴税则保持不变。
“只要征收10%的关税对这些企业就是灭顶之灾,从财报就可以看出,8%-10%是这些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英才》记者。
然而,已经跌至谷底的中国光伏企业偏偏祸不单行。
日前,一家名为Solyndra的美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的一家地区法院向中国最大的三家光伏制造企业尚德、英利和天合提起反垄断诉讼。Solyndra指控中国组件制造商与多晶硅生产商、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机构共同组成了卡特尔垄断组织,使得组件可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
与此同时,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也没有搁置。欧洲光伏产业联盟日前发出公告,已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了针对中国光伏公司的“反补贴”诉讼。根据欧盟的法律程序,将在45日内决定是否针对指控展开调查。如果发起调查,在之后的几个月内,中国出口至欧盟的太阳能产品将被征收临时关税。这也意味着,在9月6日,欧盟刚宣布就“反倾销”申诉立案调查后,欧盟又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一项诉讼。
“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应诉,但是我觉得欧盟倒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中盛光电总裁佘海峰告诉《英才》记者。
巧妙规避双反
中国光伏企业之所以对欧美的双反调查如临大敌,是因为中国光伏产品95%用于出口,其中大约70%-75%出到了欧洲,10%-15%出到了美国。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光伏的主流市场还是在海外。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大力开放国内市场,但依然很难在短时间内为过剩的产能找到足够的出路。
其实光伏企业遭遇困境,既有外因也有内因。谈及内因,袁全说:“从诞生至今,中国的光伏产业一直是政策导向型的特点。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可以‘依靠’政策,不能‘依赖’政策。”
佘海峰也认为,“如果欧盟是按照它现在起诉的方式裁定,中国企业就真的是没办法生存了。”不过,佘海峰对欧盟的裁决结果相对乐观:“欧盟跟美国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欧盟会考虑到跟中国的双边关系。他们的裁定结果,肯定会给中国的企业留一些生路。”
欧盟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跟美国不一样。每年欧盟,特别是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非常多,包括技术、钢铁,装备制造等。
“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量甚至大于中国最大的出口量,因此它不会轻易的因为光伏一个产业影响到双边的贸易关系。”但既然是洗牌,就肯定是有生有死,佘海峰对于光伏因贸易冲突而带来的洗牌持乐观的态度。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光伏产业洗牌根本的原因不是贸易冲突,而是在于国内的产能过剩。其实贸易纠纷只是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对光伏企业而言,现金在手才是王道。不过,企业的生死存亡,也牵动着地方政府的利益。
“企业的经营行为,政府为什么在后面插这么多的手,一些企业就应该让它倒掉,为什么政府还要拼命救它?而且还救不活。当前全球90%的产品都是由中国公司来供应的,如果有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倒掉,剩下的企业就可以活得很好。如果政府拼命维系经营不善的企业,所有企业都得死。应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不被淘汰,那这个市场就混乱了。”光伏企业分析人士指出。
虽然光伏市场一片哀鸣,但是并非没有生存之径。位处终端市场的中盛光电并未因这次光伏产业洗牌而受到多少影响。
“我们都是用台湾的电池,就不需要交任何双反造成的关税。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针对美国市场的光伏电池100%是源自大陆之外的市场。”佘海峰介绍。其实,即便是英利、尚德等企业也可以采用原料进口,在大陆组装电池板,再出售至美国市场来规避高额双反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