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1日 22:33  经济观察报微博

  近藤大介

  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

  d-kondo@kodansha.co.jp

  “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1日-13日)吸引了来自世界的2000余名精英政要,其中包括14位国家元首级别的领导人。他们齐聚天津,在三天内共举办了117场会谈。

  第一天的展望

  如此盛大的论坛却在第一天早上,以一位经济学家30分钟的小规模个人演讲静静拉开帷幕。刚刚卸任世界银行(微博)副总裁的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陈述了自己对中国乃至世界微观经济的一番预见: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所倡导的通过货币贬值摆脱经济危机并非良策,通过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需求和就业,方是世界经济健全发展的大计。非洲、南亚、南美等等,世界各地都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样惠及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近来中国经济悲观论甚嚣尘上,然而我持乐观态度:今后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8%的增长速度,这得益于中国的消费总额每年增加1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城市基建投资、技术革新以及资源再分配等适当措施都是必要的。”

  此刻在楼上的小屋里召开的是以“解密亚洲企业家”为主题的分论坛,爱国者(微博)集团总裁冯军(微博)说:“欧美的企业文化照搬到中国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中国人喜欢的不是注重团队精神的国际象棋,而是只考虑自身打法的麻将。……比起团队协作,经营者的个性才是决胜生意场的法宝,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特征。”

  主持人向会场上近100位参会者提出“您认为亚洲经营者与欧美经营者是否存在差异”这个问题时,有43人回答“有不同之处”,有11人称“没有差异”,余下的没有作答。

  听了如上讲话,我突然想到,从企业的特性来看,日本应该不属于亚洲型,而是跟欧美企业的风格比较接近吧。因为一般来说,日本企业最注重的也是团队精神,最忌讳的是讲究个性。分论坛结束后我拍了拍旧识冯军总裁的肩膀,询问他中日两国的企业有何不同之处。

  日本企业的技术是出类拔萃的,但生产成本太高,所以正在逐渐失去世界竞争力。中国企业虽然技术水平一般,但资本雄厚。也就是说中日企业正好互补,存在双方相互提携的好时机,所以中日企业如果能像中国大陆跟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那样达成合作关系将会非常理想。就像5年来中国大陆跟中国台湾的密切合作,今后若能加强中日企业的合作,实现中日两国经济的一体化,随着中日之间合作伙伴增加,也就不会发生当下两国之间的争端了吧。

  我钦佩中国经营者的地方,就在于这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欧洲的危机

  第一天上午,有一场吸引了500多名参会者的分论坛,主题是欧洲危机及其全球影响。现身讲台的三位重量级人物分别是丹麦首相施密特(女)、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以及IMF副总裁朱民。

  东布罗夫斯基:这段时间的欧盟,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守规则,混乱无序。结果导致以希腊为代表的弱小国家成为牺牲品,而以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国家也在传统与改革之间摇摆苦恼。甚至有人认为干脆放弃欧元,改英镑为统一货币,目前的状态绝对称不上危机已经远去。

  施密特:这次访问中国,只要我一说自己是从欧盟来的,对方就一脸惊恐,仿佛我是一颗危险的小行星要撞击地球了,我想对持这种态度的中国人说三点。其一,欧盟如今平均失业率达到了11%,但比起过去现在算是不错的,而且未来将会变得更好。第二,中国帮助自己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欧盟将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儿。第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现在正是进入欧盟市场的最佳时机。

  朱民: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的比例高达10%以上。我们应该摒弃极端的悲观论和极端的乐观论,正视欧盟的现状。解决欧元区危机首先是要让希腊经济回到正轨;第二是要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以支持欧洲市场;第三是欧元区要建立银行业联盟。而且,请铭记欧盟衰退中国的GDP增长会放缓1%,日美也会停滞1.5%~2%,所以各国应该支持欧盟复苏。亚洲国家净出口的三分之一都是面向欧盟的。

  施密特:希望中国人能够了解,欧盟是一匹在正道上奔跑的马,但它无法飞翔。欧盟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明年将会迎来复苏,希望大家到欧洲去投资。

  朱民:欧盟这匹马虽然不能飞,至少能扬鞭催促马儿快跑,欧盟各国应该加快推进“一体化财政”的概念,制定符合单一市场的法规。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新兴国家的发展放缓、食品价格暴涨的问题让大家预感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次到来,这些现象已经在世界各地现端倪。

  东布罗夫斯基:欧债危机为何会发生?简单来说是因为债务水平太高了。我们拉脱维亚通过提高金融心脏地带银行的活性,去年实现了5.5%的增长,根据欧盟的标准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每个国家若能大胆改革财政结构,一定能度过危机。

  以上就是拉脱维亚和丹麦这两个欧盟27国当中少数的债务优良国的意见。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听听希腊跟西班牙这样的债务危机国的看法,可惜达沃斯论坛归根结底是“胜出国”的集会,“衰败国”没有参加资格。

  东亚的领导力

  11日晚举办了温家宝总理的基调演讲。温总理首先通过一组详细的数据对过去十年中国从世界第六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历程,其后指出:“发展异向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从‘快字当头’转为‘好字优先’。”这一见解与去年大不相同,最后他以“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够继续平稳快速前进,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作为结束语。

  从2007年开始,温总理连续出席了六届在华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因此在演讲最后,总理发出了“这届是我最后参加,就退休了”的深深感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展到史上最大规模完全归功于温家宝总理的苦心经营。温总理演讲结束后退席时,与会者2000余人全场起立、喝彩致意。

  最后一天即第三天上午举办了一场题为“东亚领导力”的热门会谈,一大早就聚集了众多参会者。在《纽约客》杂志驻华记者美国人欧逸文的主持下,原《朝日新闻》主笔、日本再建基金会主席船桥洋一,韩国延世大学教授文正仁,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杨荣文相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船桥:20世纪的东亚,是政治家通过强势的领导力建设国家的时代,诸如中国的邓小平、韩国的金大中、日本的田中角荣、新加坡的李光耀等等。进入21世纪后,必然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领导人,特别是今年,各国都在进行政权交替,对新领导的期许也在高涨。

  万:围绕海域领土,中日、中菲、日韩纷争升级。特别是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日益敏感,但决不可开战,一旦交火,败方一定会伺机报复,很有可能引发另一场战争,如果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东亚便永无和平之日。

  船桥:东京都知事石原贸然提出买岛宣言,野田政府为平息骚乱最终选择钓鱼岛国有化方针。但也由此导致中日之间的信任关系完全破裂。

  文:我认为今年东亚地区的领土纷争表现出这一区域缺乏强大的领导能力,只让人感觉到一种跟随舆论的盲从。各国舆论日趋强硬,领导者也受舆论干扰变得日益强硬,在选举与政权交替的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杨:我想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来谈谈这些纷争。主要有两点:一是东亚海域纷争的主角实际上是中美两大国;另一点是东亚海底资源丰富。所以希望大家注意这场纷争背后的主角——美国的动态。如今的东亚领导者,大都是被美国调教出来的。

  船桥:说到美国,过去美国在东亚所扮演的角色有两重意义,“统一者”(将东亚合为一体)和“维稳者”(让东亚不起纷争)。但如今美国的干预能力相较20世纪已经大为减弱,今后这一趋势也将继续加强。

  万:我认为中美在东亚扮演主角,而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处于“配角”地位。东亚历史上,日军侵华残杀中国无辜百姓的事时有发生,而中国则没有往日本派过一兵一卒。因此中国人对日本非常敏感,民众向人民解放军施压,军委也不得不发出强硬的声音。

  船桥:我想起34年前的一件事。1978年11月,邓小平访日期间首次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说道,“领土问题的解决有赖将来更有智慧的领导者”。其实最富有智慧的就是邓小平本人。

  万:东亚需要一个能够联合中日韩三国的组织。为何东盟能够实现十国合作,而中日韩三国却无法通力合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杨:这大概是因为东亚的领导者们分身乏术,无法应对外交局势。为了赢取选举的胜利,再三将焦点放在处理内政问题上。

  船桥:从这一观点来看,2009年鸠山由纪夫首相提出“亚洲主义”的时候我是非常感动的。鸠山首相的理念虽然来不及实施就流产了,但东亚的领导者们是时候转变思想,从建设自身的国家这一观点转变为共同建设东亚地区。一旦狭义的国家主义抬头,东亚便谈不上什么未来。

  杨:我也深有同感,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近年来东亚同心协力做的一件事,是在去年春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

  虽然分论坛只进行了一个小时,内容却十分丰富。会谈结束后,我向中国的万教授请教了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万教授随即色变,压低声音说:

  “中国政府不希望诉诸战争,美国也不希望,我认为中日今后十年内开战的几率为三成,双方冷静的磋商非常必要。”

  接下来我也向韩国的文教授请教了这一问题,文教授一开口我就嗅到了一股火药味。

  “独岛问题也好钓鱼岛问题也罢,都是日本在上个世纪肆图侵吞东亚留下的恶果,日本应当更加深刻地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如果仍旧继续发表抹杀过去奴役殖民地罪行的言论,必将使日本在东亚更加孤立,最终自食恶果!”

  最后,我向日本报界的老前辈、也是我的旧识船桥先生请教了这个问题。船桥先生眉头紧皱,说出下面这番话。“这三年来,日本加速封闭,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无法以国际化的视野处理问题的国家,令人感到惋惜。”

  东亚的诸多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表面上看像个死火山,实际是座休眠火山,有时突然喷出岩浆变成一座活火山。只有一句话是真理,那就是战争是万恶的。

  亚洲经济展望

  接下来是题为“亚洲经济展望”的分论坛,预测纷争不断的亚洲的未来。参会者有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编盖思特、印度国会议员辛格、IMF副总裁朱民、日本庆应大学教授竹中平藏(微博)

  朱:今年亚洲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5.5%,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虽然出口额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只要通过地区内部的内需扩大应该可以得到补偿。今后亚洲应当以世界经济的引擎、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为目标。

  辛格:我认为亚洲要充当世界的领导者还为时尚早。亚洲既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未进行金融改革,雇佣关系不稳定,教育体制也不完备,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竹中:在亚洲率先成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如今直面少子高龄化的危机,人口7年来一降再降,出生率仅为1.32,还有反对核能发电带来的能源不足的问题等等,问题堆积如山。

  盖思特:中国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以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欧盟为鉴。欧盟的福利制度过于发达,工作的人为了不工作的人拼命工作,甚至背上了债务,中国断然不想成为这样的社会吧。

  竹中:日本的退休金支付总额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所谓的社会福利政策,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诸如脱贫、为女性重返工作岗位提供育儿设施等等。

  盖思特:日本这样的国家,可以考虑接收移民以增加社会活力。新加坡的人口中有四成是外国人,呈现出一派生机。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美国,而美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吸引世界各国的移民。

  朱:我还想重申的是,今后亚洲的目标不是能否生存下去,而在于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竹中:因此亚洲最大的资源应该是人口、人才。人口到底是资产还是负资产这一争议早已是过去时,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增长告诉我们,毋庸置疑是资产。亚洲的未来即在于发挥人力资源。

  应对危机的准备

  最后一天下午,为期三天的讨论进入到总结阶段,这场分论坛的主题是“为应对危机作好准备”。登台的有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印度马恒达集团总裁舒克拉,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美林集团董事长沃德,美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霍赫贝格。

  布朗:首先我想讲一个大前提,这就是21世纪的世界,已经从大西洋支配的世界向亚太地区支配的世界进行大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从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席卷而来,但亚洲并未发展到可以拯救世界。

  舒克拉:我目前的公司在104个国家雇用了15万名员工,我对印度的未来持乐观态度。5%~6%的经济增长率、金融系统的改善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等,印度的国力足以应对“下一场危机”,我认为30年后印度的时代将会到来。

  张:对于中国的未来我可没有这么乐观。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的火车头实现了巨额的盈利,但这只是源自对市场的独占,因此国企民营化迫在眉睫,现在我们正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但今后的高速发展形势严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很期待下一届领导集团的表现。

  沃德:美国持续推行零利率政策,金融政策不可能进一步放宽。欧元是欧盟的统一货币,不可能随意变动。从这一点来看,亚洲的利率平均为3%左右,还有下降的空间。亚洲具备很多优势,外汇充实,人口结构年轻,区域内贸易增加。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最可靠的指标就是银行的动态,中国的五大银行发展健全。

  布朗:我还想带大家回顾一下2008年的秋天。当年10月,虽然我国拒绝加入欧元区,我身为英国首相受邀参加欧元加盟首脑会议。当时与会的欧盟首脑大都置身事外,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跟欧盟有什么关系”。但一年过后,比美国更严峻的危机袭击欧盟。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瞬间消失。发达国家现在仍需吸取当年的教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很期待中国的表现。我虽然不是“十八大”的候选人,但我很佩服中国领导者的洞察力,能够预见5年乃至10年后中国的大势,不得不留意的是中国快速增加的中产阶层将会改变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有无救世主?

  以上就是本届论坛的报告内容。继2007年我连续6年参加了中国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年的特点在于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且会谈内容更加沉着冷静。

  回顾历届论坛,2007年举办第一届达沃斯论坛时,全世界都充满了自信。2008年第二届论坛召开时金融危机爆发,欧美陷入混乱之中。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论坛上,欧美紧紧抓住最先实现复苏的中国。2010年第四届论坛上,中美关系陷入僵局,世界都投来了不安的目光。2011年的第五届论坛上陷入债务危机的欧盟再次抓住中国这根救命稻草。接下来是今年第六届论坛的召开,一向稳定的中国经济也出现了阴霾,世界又开始焦虑地寻找新的“救世主”。

  这三天我向与会的众多来宾询问了以下问题:“世界经济的下一位救世主究竟是谁?”来自康涅狄格州知事马洛伊的观点:“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方可增强美国经济的活力。”紧接着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说:“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将是打开今后非洲发展的一把钥匙。”接下来丹麦总理施密特代表欧盟断言:“欧盟的复苏有赖于中国,始终不变。”印度财团舒克拉总裁指出:“目前对印度最重要的两国关系从印美关系转变为印中关系。”综上所述,中国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这一现状将会继续下去。

  中国与会者经过这六年,充满自信。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首席运营官、世界经济论坛秘书长李·豪威尔盛赞,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水平丝毫不逊色于总部的“冬季达沃斯论坛”。

  世界对中国的期待已经远超中国人的意料,代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龙头的别无他国,衷心希望中国能够带着大国的责任感接过重任——这就是我对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所下的结论。

分享到: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
  • 体育欧联国米两度落后补时平 利物浦5-3逆转
  • 娱乐北欧杂志再登英王妃裸照 称满足读者好奇
  • 财经最大面粉企业陷致癌门 北京市场建议停售
  • 科技12306火车票网购攻略(十一版)
  • 博客台湾为何没研制原子弹 日系车主的厄运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南方科大校长回应招生“回归”高考
  • 育儿小学教师16年前生二胎16年后被开除
  • 健康大米里加硼砂? 喉癌组织真能咳出来?
  • 女性时装周模特豪放露肉 凯特王妃亚洲行美妆
  • 尚品一席关于龙虾的盛宴 跑车界的北欧爱迪生
  • 星座运势有气无力的下周 秋分转运禁忌
  • 收藏30万纯金盘被掉包 树瘤价值超过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