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成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商务部呼吁通过磋商合作解决
作者:【记者迟明霞6日北京报道】
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预计最迟将在明年12月左右作出终裁。随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尽管中方多次呼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但欧盟委员会仍执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深表遗憾。中方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光伏产品是太阳能电池板相关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7月24日,与中国企业竞争多年的SolarWorld(太阳能世界)公司以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为由,向欧盟发起反倾销申请。按欧盟规定,反倾销申请递交45天内需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今天,将是最后期限。
欧盟是中国光伏最大的出口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金额约为204亿美元,其份额已达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57%。如果欧盟启动程序,这将成为我国历年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
端。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一旦征收高额关税,用“生死存亡”形容并不为过。
沈丹阳认为,欧盟如果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设限,我们认为将不利于欧盟光伏产业上下游的总体发展,不利于欧盟低碳战略的推进,也不利于双方太阳能电池企业的合作。如果设限,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希望欧盟方面慎重。
对欧盟相关企业提出的反倾销指控,中国业界也认为极不合理。国家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分析指出,光伏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光伏电池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并非欧盟某些企业声称的倾销行为。作为生产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进口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由2008年最高的近300美元/公斤降至目前不到30美元/公斤,促使光伏电池价格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注重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认为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存在倾销是没有依据的。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从德国进口多晶硅材料是7.64亿美元,从德国进口光伏电池生产用的银浆原料为3.6亿美元。中国累计从海外采购约400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其中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进口占到了45%。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各国光伏产业都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等现象,中国也不例外。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欧光伏产业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合作关系。限制中国光伏电池产品,不仅伤害中欧双方产业的利益,也将破坏全球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
沈丹阳强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方再次敦促欧方信守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承诺:在2014年前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并收回任何已产生的新保护主义措施。中方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