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长春9月3日电 (记者姚湜 王晓明)在近日于长春举办的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11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和发展趋势分析。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缓慢,我国大企业虽然稳步发展,但长期高速增长依然需要突破五个难题。
——2012中国500强企业呈现四方面新特点
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我国大企业发展呈现如下新特点。
一是企业规模继续快速提升,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6%;入围门槛为175.1亿元,比上年提高23.3%。在规模保持快速提升的同时,2012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企业500强和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盈利能力均出现下降。其中,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4.7%,比上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2.9%,比上年降低了1.24个百分点;201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7.7%,比上年降低了0.66个百分点。
二是税收贡献居于突出地位,效益增速明显放缓。2012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2.3%;占2011年我国税收总额的37.2%,占比与上年持平。但受各种不利因素综合影响,中国500强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步伐显著放缓。2012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2.1万亿元,仅比去年略有增长。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6305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3.7%。201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2.0%,但增幅下降近30个百分点。
三是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上榜企业的地位更趋稳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王基铭介绍说,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54家企业在2011年实施了兼并重组活动,共并购重组了1111家企业,与2010年的1112家基本持平,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其中,110家国有企业共兼并重组了918企业,占全部并购数量的82.6%;44家民营企业共兼并重组了193家企业,占17.4%。另外,与前几年每年有六七十家的换榜企业数量相比,今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换榜企业只有38家,可见,上榜企业的地位更趋稳定。
四是与美国企业500强规模差距缩小,绩效指标再度拉开差距。201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折合6.9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59.1%,比上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随着美国企业500强盈利状况的快速恢复,中国企业500强的绩效指标一改金融危机以来连续3年领先的局面,再次与美国企业500强拉开了差距。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1%,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1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为4.7%,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3个百分点。
——我国大企业做强仍存在五方面难题
尽管我国大企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中国500强企业重化工色彩相当明显,服务业企业只占30%左右,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煤炭五个行业的企业多达163家,这些行业已经普遍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美国500强企业55%以上是服务业企业。中国目前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GDP总量仅有美国一半,其差距便主要体现在服务业总量不足上。
第二,研发投入强度得不到有效保障。当前,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缺乏物质基础,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产品附加值低。我国大企业的研发强度受经营形势影响较为明显,经营形势好转时会缓慢提高,恶化时会明显降低。
第三,管控水平难以支撑资源有效配置。目前规模巨大、分支机构众多、组织机构复杂是我国大企业的普遍特点,缺乏对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管控能力和跨区域、跨产业、跨文化的管控能力。很多企业注重通过并购快速扩张,但是在制度和宏观管理上不能形成统一标准。如何通过契约和监控机制、声誉机制、激励措施等手段,从产业组织者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产业治理、产业控制、产业宏观管理三维度的管控体系,强化产业链整合,是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第四,国际化经营能力亟待提高。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但我国企业不仅对跨国投资环境缺乏深入了解,也缺乏能够驾驭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从而难以形成独特的国际化营销模式,难以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竞争。
第五,应对环境变化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大企业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外部市场空间的扩大,当外部条件发生根本变化时,许多大企业不能及时应对。国外大企业在应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方面,都建立了长期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规律、竞争对手动态、产业技术更新、产业链上下游动态、全球市场变化等研究机构。而我国绝大多数500强企业在这方面十分欠缺。
——创新、管理、国际化经营可成为发展“突破点”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我国大企业由大做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首先,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表示,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经历证明,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占领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才能引领行业技术,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人类将迎来以数字化制造、新材料革命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我国大企业应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提早谋划,提前布局,才有希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积极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管理模式。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颠覆性地改变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形态的成长方式,对企业发展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泛突破了企业的管理政策。深入思考信息化、网络化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形成物联网时代新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应对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挑战方面,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可以参考海尔集团的成功案例。通过组建自主经营体,在一体化制度下实行人才合一的业绩考核体系,使员工能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驱动,从而原创性地建立起一套由市场需求拉动、全员自主经营的模式,企业业绩得到快速提升。
第三,大力提高企业集团的管控能力。大企业要围绕实践集团公司价值最大化,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要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建设,提高企业的科学决策水平,明确集团总部关键管控制度,全面提升集团总部管控能力。要统一制定战略,统筹各板块、各产业链条,公开企业掌握的资源,形成产业的协同效益。要充分发挥制定建设的基础性、产品性优势,制定完善公司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要强化集团在人力、财务、资本应用领域的集中管控,努力规避经营风险。
不仅如此,大企业还要提升国际化的经营体制,在跨国经营中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战略引领,明确自身阶段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规划、战略实施。要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组织架构、协调配合机制和后台支撑体系,依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增强产品的跨国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要构建全球学习和支持流通机制,培养能熟练实用多种语言,并掌握多元文化融合的管理团队。要注重对自然环境和科学资源的保护,积极、正面、积极应对社会各种危机,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积极推进本土化经营,力争在当地社会树立起企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