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微博)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张意轩)“从一淘网监测到的数据来看,8.15当天真正降价的商品仅有5%左右,其中一些B2C商家的降价商品总量还有低于平均水平。”一淘网数据分析师陈航今天在此间如是表示。
8月15日几家 B2C电商网站间沸沸扬扬的“价格战”至今余音未歇。购物搜索一淘网今天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公布了8.15前后几天监测到的B2C商家数据情况,全程还原了“8.15”电商价格战情况。
陈航介绍说,从监测数据看,本次价格战涉及商品数量少,且商品降价的金额平均不超过10%,降价幅度远远没有商家自己喊出的“你敢1元,我就敢0元”那样吸引人。“商家一开始就把价格战限定在了大家电领域,其实这是一个目前网购并不太热门的领域。”陈航说。
一淘的数据还显示,在“8.15”价格战开始前一天晚上,部分商家悄悄提升了商品的价格,其中京东商城(微博)1.22%的数码家电类商品涨价,平均涨幅超过585元,其他各家电商网站的部分商品也具有不同幅度的涨价。而“8.15”价格战开始后,不少热销商品出现了高缺货率的现象,缺货率最高的商家达到30%。
“8.15”价格战的参与者,既有京东等纯电商企业,也有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渠道与电商并举的企业,两阵营的对决也很值得关注,
一淘的数据显示,在价格战当天,国美网上商城一度从最低价商品金牌榜末席杀入榜首,并且一直领先直到价格战结束。“这也说明了传统零售企业在大家电类目上保持了巨大的优势。”陈航如是表示,而在15日之后,苏宁、国美则继续对京东发起强烈反击,在3C数码的热门类目达到5%左右的降幅,在陈航看来,这也进一步冲击了京东等传统B2C电商的优势品类。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线上B2C平台和线下零售连锁并不是竞争关系,此次8.15的价格战将加快中国线下零售连锁与网络零售平台信息的整合,这也有利信息的开放与透明,有利于中国零售市场整体的向前发展。
“商家应该理性看待价格战,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性竞争,而不是忽悠消费者。”一淘网网站总监陈丽娟表示,价格战靠的是实力,面对消费者庞大的比价消费需求,这场长期的竞争将真正考验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也考验每个企业的价值底线,“尊重消费者必须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她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