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利再爆超低价夺标引降价潮 加速光伏业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2日 08:52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李晓红

  目前,整个光伏产业利润偏低,整体上呈现亏损或者微利状态,英利超低价夺标会引发光伏组件降价潮。同时,一些企业因不堪成本压力,会退出光伏组件市场。

  继2月28日,英利绿色新能源(以下称“英利”)以5.18元/瓦中标宁夏中卫30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又在黄河水电50MW硅片换组件招标中,以2.99元/瓦超低报价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业内人士预计,英利此举会引发光伏组件的降价潮。

  再爆超低价夺标

  “以2.99元/瓦的报价取胜,英利的报价在竞标的众多企业中算是最低。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英利此举更多的是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2012年英利将加大对光伏组件产品的生产。

  黄河水电的“硅片换组件”项目即是黄河水电拿出硅片产品,让下游组件企业加工为光伏组件,黄河水电再支付加工费。

  据开标结果显示,此次投标吸引了众多大中型光伏企业,英利、尚德电力、晶科能源、天威、海润、亿晶光电、晶澳太阳能、比亚迪等15家公司。报价最低的几家分别为英利2.99元/瓦、西安佳阳2.997元/瓦、尚德3.23元/瓦。

  “公司的标价并不是2.99元/瓦,因为现在并未正式确定中标,具体报价不便透漏。只能说英利在硅片加工报价是最高价的,比最低价要高出一倍多,在电池和组件的加工中是最低价。 ”英利集团销售总公司国内销售负责人张先生告诉本报记者,标价是以成本和市场利润为依据的,其实各企业的标价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差距非常小。

  “就目前光伏组件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报价在3-3.5元/瓦较为合理。”萧函说,鉴于国内多晶硅价格普降和光伏市场受到德国下调光伏补贴政策的影响下,光伏市场容量大幅度缩小,英利希望通过大幅度压缩成本价格,通过大批量生产提升净利润来促使盈利。

  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向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的招标体系还是以价格标为主要原则,英利此次投标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而且英利一直在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控制成本。

  此前,在宁夏中卫30兆瓦光伏电站组件招标中,英利报出了每瓦5.18元的全场最低价。近日又在黄河水电50兆瓦硅片换组件项目招标中,报出2.99元/瓦的超低价,自此令市场一片惊嘘。

  “英利之所以以低价投标,是因为其拥有较强产业链和资源整合能力。 ”萧函说,两次低价中标,除了为战略发展需要,也是为了实现新利润增长。在业界,英利在成本控制方面一直做得不错,是全世界光伏行业非硅成本和单瓦耗硅最低的企业。

  萧函向本报表示,英利在生产上通过新硅烷法大幅度降低硅生产成本。在产业链上,逐步完善与硅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效益。资源整合能力上,英利拥有较强的企业整合能力,体现在组织力、执行力、管理模式上;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了相关的光伏产业园,为光伏生产提供后续性人才储备。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曾表示,“英利主动出击,发动价格攻势,也是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决策,不是孤立的事件。 ”

  “大家都想有高额利润,”梁田告诉本报记者,光伏行业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额利润和政府补贴,还要从控制成本、扩大销量来换取市场。

  搅动光伏业加速“洗牌”

  “如此低的报价对处于低谷的光伏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萧函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整个光伏业产业利润偏低,整体上呈现亏损或者微利状态,英利此举会引发光伏组件降价潮。同时,一些企业因不堪成本压力,会退出光伏组件市场。

  也有光伏行业人士表示,英利每瓦2.99元的报价太低,可能给国内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加剧中小光伏企业倒闭退市。

  不过,梁田告诉本报记者,在光伏业激烈竞争的条件下,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只是会有一个理性的区间。因为光伏产业也属于工业制造业,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额利润,最终会拿到工业制造业的平均利润,这自然会加速光伏业的整合。

  梁田表示,非常看好国内光伏业的发展。近年来,英利非常重视国内光伏市场的开拓,鼓励光伏电站和光伏项目的建设,国内的销售比例逐渐增加。他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效应,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光伏业很快会发展稳固并快速增加。

  苗连生判断,2012年光伏业还不算是深度整合期,可能会有个别企业扛不住而退出,真正的行业整合可能要到2013年以后,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几年。

  “随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太阳能市场进行大力扶持,国内光伏市场或许能扭转当前低迷的状态,未来中国光伏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萧函说。他建议,光伏企业逐渐转向国内,可以在原材料、市场、供应链、成本管理上取胜。首先在原材料价格上,作为生产制造销售一体企业,可以进一步压缩供应商中间利润。作为光伏组件供应企业,可以通过大批量订购原材料,压缩成本价格促使企业原材料价格不至于受大幅度波动。市场上,一方面源于即将推出的保障房措施和国家对太阳能产业政策的补贴扶持政策,国内光伏市场会逐步升温,所以,光伏企业要根据政策推出的时间适当调整生产计划。供应链上,光伏企业组件供应速度和效率要相应提高。成本管理上,光伏企业要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库存成本,同时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