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品油定价权下放三巨头 反对担忧声一边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08:41  南方日报

  近日,关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权有望下放三大石油企业的消息,如同在平湖上掷下巨石,引来的几乎全是反对和担忧的声音。

  6月8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在“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通气会上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根据发改委向国内主要油企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成品油调价间隔将从目前的22天缩短至10天,讨论中的方案还包括,当原油价格在130美元/桶以下的时候,有可能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下放定价权。

  大多数网友甚至专家认为,成品油定价权简单下放,无异于在市场上扔下涨价的“定时炸弹”。

  定价权下放可能推涨油价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可能意味着有两大风险,一是三大石油巨头如果自主定价,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对物价上行压力也会更大。二是三大巨头自主定价也可能会对一些民营炼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按照记者对国内成品油调整的长期观察,由于关系到自身利益原因,石油企业在国内油价调整周期中始终扮演着油价上涨“吆喝者”的角色。从2008年下半年起,由于国际油价高企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原因,大大制约了成品油需求,国内油品市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供过于求,但是国内大油企的定价大多数时间都是达到国家发改委规定的上限,反而向市场让利的多为民营油企。今年第一季度,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飙涨,三大油企纷纷交出令人振奋的亮丽年报,但是依然还有大油企大喊亏本。追溯到更早,在2009年发改委颁布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之初,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就曾提出,当国际油价处在80—100美元/桶时,可由石油公司自行定价。

  很难令人怀疑,一旦向三大油企放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涨价。

  逐步放开才是明智之举

  在多数专家眼里,石油市场垄断局面不打破,就无从谈定价市场化。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表示,真正的市场化,前提是必须存在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有开放、公正的竞争环境。但事实是什么?是三大石油巨头垄断了石油勘探、开采、炼制、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在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态势的情况下,将定价权交给企业并不一定能实现其市场化的初衷。

  目前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在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基础上逐步调整、逐步放开是明智选择。

  如何改革旧的体制,去年市场传言的“微调”法更实际:即更加紧贴国际油价的涨跌,当油价变化率达到4%时进行触发性调价,缩短调价时间,让调价机制更灵活,这样也有利于制约市场的囤油行为。

  “只有允许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经营,真正赋予消费者以消费选择权与制约企业定价行为的能力,才能经由充分市场竞争与赋权消费者形成公平合理的成品油价格。”业内人士称。

  南方日报记者 苏稻香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