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调研大宗中药材收储 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记者 宦璐

  不断飙升的中药材价格正获各方关注。为了合理调节并对中药材产业回归健康发展进行指导,5月23日上午,中药材天地网正式启动全国中药材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华南分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平台启动现场,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收储大宗中药材事宜,目前就收储的具体品种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等细节内容,正在进行调研中。

  据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宁晓铃向记者介绍,中药材价格综指200指数显示,截至目前,该指数点位已经到2833.32点,较2010年的高位2575点,已经高出200余点。而今年下半年的中药材价格还将趋于平稳上涨。

  房书亭向记者表示,中药材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中药材归类于农产品,中药材管理是农产品管理,因此在质量把控上相比其他药品要松一些;其次,正是农产品属性,导致市场波动很厉害,造成吸引资金投机,旱情等天气情况异常容易造成波动,包括流感等突发事件,也会导致药价立刻飙升;再次,市场监管缺位,大宗药材的国家战略储备还没有建立和落实。

  为此,他表示,如果大宗中药材的国家收储政策能够尽快落实,将对中药材的价格回归合理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西北地区的一家大型中药材供应商向上海证券报坦承,现在只有国家收储能保证企业用药以及市场正常供应。如果再不重视中药材涨价问题,很可能一些中药材的产业链将会断裂。他再三表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开展中药材收储。

  在中药材天地网创始人龙兴超看来,目前国家要求中药企业自己种植中药材,这存在一定问题。他认为,企业最专业的事情是研发、生产,要企业从事种植不太现实。同时,由于中药材的成熟期至少需要3-5年,尽管目前已有企业开展种植,但要实现供应,至少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他认为,药商、药农和药企应该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做自己最专业的工作,同舟共济。

  此外,昨日发布的中药材预警平台体系获得了全国将近200-300家药商和药企的关注。据龙兴超介绍,该平台建设预计2-3年全面完成。届时,通过准确有效的信息导航和合理引导,让产区在合理的时间发展合理的种植面积,保证生产端收入稳定和原料可持续供应;通过准确的资源调研追踪,保证野生药用资源有序开发和利用,加快生产企业与供应方对接,并合理安排生产规划和原料储备。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