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迪士尼开工在即投资尚存不确定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6日 08:20  南方日报

 

资料图

  若顺利,迪士尼的中国童话很快将翻开新的一页。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在一周内开始动工。虽然该消息并未获得官方证实,但此前上海市政府的一系列表态,已让人分明感到项目推进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迪士尼群星舞动的身影,或许只是整个故事的前奏。在这一切的背后,上海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思路正在一点点浮出水面。已于3月9日在网上公示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末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上海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不过,仅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作为整个计划先头落子的迪士尼乐园投资近250亿元,但其能否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还无法确定,“前有巴黎迪士尼的勉强保本,近有香港迪士尼的年年亏损,这些都说明迪士尼模式并非一本万利。”一位专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蓝图已定 开工在即

  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报道4月2日迪士尼公司与上海申迪集团分别发出邀请函,组织相关人士在4月8日到上海参与一项“特别活动”,其间有消息人士透露,已经立项达16个月之久的上海迪士尼乐园终于要在一周之内破土动工。

  经过记者多方求证,尚未取得政府明确表态,但是从上海市政府此前的一系列表态看来,迪士尼项目确实已距开工不远。

  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韩正就在上海代表团的开放审议过程中,公开回答在场记者:“我希望上海迪士尼项目能够尽早开工,目前双方正在共同努力做前期工作。”当时已报出消息,如果一切顺利,上海迪士尼乐园主体工程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45亿元人民币,建设面积为3.9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内容包括主题乐园、中心湖与围场河、商业娱乐、旅馆、公共停车场、公共交通设施、服务管理中心和市政设施,预计最早将于2014年前竣工。

  而上月9日,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公示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清楚显示了迪士尼乐园的布局以及详细的交通状况。

  从公示的规划总平面图上看,上海迪士尼乐园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中心位置,南侧设有中心湖、公共交通设施、商业娱乐配套设施和轨道交通车站,乐园的西侧和南侧分别留下空间建造旅馆,乐园的西北角和东侧还留有发展备用地,整个规划地块被围场河环绕。

  此外,规划还显示未来将有两条轨道交通进入迪士尼乐园,其中轨道交通11号线为一期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接驳线为远期引入线路,两条轨道交通线将设置一处共用车站。

  东方证券在投资报告中指出,作为浦东“7+1”生产力布局中仅次于临港产业区的第二大板块,未来定位为拉动现代服务业载体的以迪士尼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将被上升到战略高度,其中乐园首期核心区投资将在250亿元人民币左右,13.6平方公里的配套区投资约400亿元。

  投资尚有不确定因素

  虽然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但是迪士尼配套项目投资额仍然含蓄,1月初,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投资额度尚未最终确定。

  而市场对于迪士尼模式的诟病却从没有停止过,迪士尼乐园规投资高昂,庞大的沉没成本非一般投资者所能承受,这也正是50多年里迪士尼乐园只有区区五个主题公园的原因。

  与此同时,巴黎迪士尼与香港迪士尼的前车之鉴更是让许多人心有余悸。前者1992年开业,一直熬到1995年才获微利,之后又陷入亏损,直到2007年才扭亏。而香港迪士尼虽然天天爆满,却年年亏损,开园5年后,每年吸引的游客只有520万人次。不仅如此,香港迪士尼开业五年来连续亏损,2010年财报显示,其设备的折旧及摊销成本高达8.33亿港元,此外利息等融资成本支出超过1亿港元,这使得全年出现7.18亿港元的净亏损。

  “香港迪士尼总投资270亿港币中,港方实际出资达90%左右,股权却只占57%,而迪士尼公司只出一点点钱,却占股43%。乐园建成后,真正承担财务风险的是投资方,而不是迪士尼公司。”财经评论人冀志罡更是早就指出迪士尼模式的“奥秘”,“港方承担大部分投资,回报却只有门票分成,而园内巨大的卡通产品销售利益全归迪士尼公司所有。香港政府即使亏了,迪士尼公司还是旱涝保收。”

  可见,迪士尼乐园的动工之日,或许才是这个动辄千亿元的大博弈真正开始之时。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