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导航应用市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军队、政府均已将北斗导航应用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筹划和推进
文 / 彭辉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已在北京召开。此次全国“两会”除按惯例审议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常委会工作报告外,很重要的一项议程是审查批准“十二五”(2011年-2015年)规划纲要。
该规划纲要将确定“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重点、重大举措等,进而勾画出中国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其中,关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以“十二五”期间国家的重大专项的身份出现在待批纲要中。
北斗助力“十二五”
自1953年以来,中国已编制并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规划”。通过实施这些五年规划,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每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针对当时特殊的经济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所制定的,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中长期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
从“一五”时期国家制定原子弹的研制计划;到“二五”计划,第一枚火箭发射升空;再到“三五”末,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播放“东方红”。中国的很多重大战略性建设项目,都是在“五年计划”这一纲要性质的文件指引下完成的。
建立中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想法,源于“六五规划”初期,如今,经历了六个五年规划,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局域性导航定位系统,正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
经历了30多年的论证、研究、建设和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
虽然在“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增长速度年均超过10%,其中2010年增速为10.3%,达到397983亿元,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经济转型十分紧迫。
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家们指出,要解决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问题,根本方法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强调增长到注重均衡发展,这种转变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
北斗系统恰是当前亟须的先进生产要素,“十一五”期间,随着北斗一号系统的开通运行,北斗导航应用迅速起步,稳固发展,不断创新,成效显著,为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其必将在“十二五”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军民共享的时空基准
几年前,人们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知之甚少,无缘近身。
近年来,随着北斗卫星密集发射,北斗应用全面展开,北斗系统渐渐被世人所认知。依然带有神秘和稚气的“少年”北斗,还时常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众所周知,20 03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民用领域提供服务。自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踏入了通向民用的征程。经过了近8年的应用,用户数量已从几千迅速增加到8万。
面对卫星导航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公众对求证真相的好奇更加强烈,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什么如此的“神秘”?如何理解其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相比其他航天计划、卫星系统而言,任何一个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在研究、提案、设计、讨论、立项、研制、建设及部分应用的过程中,都带有神秘色彩,不仅是中国的“北斗系统”如此。
袁树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卫星导航系统是时空基准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支撑和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深刻影响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
在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中,北斗系统全面亮相,在最为紧急的情况下,成为有力保障。之后,在诸多领域的多次有效应用,说明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可靠的、稳定的、精准的。
当前,加速推进北斗导航应用,已经成为维护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中国军民导航应用市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军队、政府均已将北斗导航应用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筹划和推进。
喜忧参半,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的北斗导航应用才刚刚起步,还面临不少短板和挑战,这些都需要协调各相关部门尽快加以解决。诸如:对北斗系统的战略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对GPS等国外技术所带来的隐患认识模糊;大众化应用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体系建设不配套,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缺失;关键应用技术不过硬,北斗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应用管理人才紧缺等。
北斗导航的应用推广还要面对既有市场环境的挑战。GPS等国外技术先入为主,长期垄断全球应用市场。“中国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充分认识到加速推动北斗导航应用的重大意义,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顶层规划、宏观协调和政策引导。”总参测绘局局长袁树友少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介绍,相关军地各方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卫星导航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军地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统筹规划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化方针;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国家对北斗导航应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力推动国家安全领域应用,逐步实现国家电力、交通、通信、金融、电子政务、公共安全等核心领域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体制上来,尽早摆脱国外技术依赖,消除安全隐患。
北斗方面正在知难而进,加快推进系统建设,预计2012年底北斗二号开通运行。他们还计划:用5年时间使产业总值力争占据国内卫星导航和时频市场总值的50%。在国防和关键领域应用的期望覆盖面达到70%,在其他领域的期望覆盖面力争达到30%,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北斗应用基本格局。2020年前将建成北斗全球系统,服务性能大幅提升,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
届时,北斗导航能够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北斗导航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有望走在世界前列。
今天,我们已经有理由相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必将对中国人的时空观念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