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在宣布将涨价20%之后,贵州茅台面临着一场舆论界的“暴风疾雨”。一方面,茅台抛出的“国家利益”说广受抨击,另一方面,茅台涨价更引发人们对于公款吃喝会“水涨船高”的担忧。
据新华网贵州频道报道,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15日晚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其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
勿拿“国家利益”做挡箭牌
上海东方网发表评论,作者指出,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加之由于受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影响,茅台酒涨价原本无可厚非,也并不意外,不过,相比五粮液涨价理由是“为满足消费者的身份需求”来,贵州茅台宣布提价20%的理由无疑更雷人,也实在是太牵强。
《广州日报》也就此发表评论,作者认为, 涨价时打着兼顾国家利益、投资者利益、消费者利益的旗号,糊弄公众,把消费者当猴耍。茅台涨价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呢?价格涨上去了,上缴的税收会多些,但白酒消费税来自于消费者,换言之,税收的增多是以消费者的税负加重为代价的,如此与个体利益相冲突的利益自然算不上是国家利益。更何况缴税本就是企业应尽义务,何来兼顾国家利益之说?
而兼顾投资者利益也说不通。“囤酒”、“炒酒”借机抬高酒价牟利,实际上也是一种哄抬物价,时下国家正在严打这种行为,茅台如此纵容投资者“炒酒”,显然是在给物价上涨“火上浇油”;至于为消费者利益着想,就更无厘头了,没有哪个消费者傻到愿意多掏钱买东西,即便是买来送礼,也是同样。
“特供”导致缺货?
据《东方今报》20 日报道,进入2010年下半年后,茅台开始频繁涨价,尤其是零售价彻底摆脱了厂家给出的“限价令”限制。其中,53度飞天茅台在7月中旬为每瓶850元左右,现在1388元,最高的已经超过了1400元。
“虽然茅台酒的供应量一直在增加,但赶不上需求量的增加。现在茅台已经没有淡季旺季之分了,常年都处于缺货状态下,货源紧缺,价格自然就被炒了上去。”亮剑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牛恩坤分析。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叶檀指出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永远供不应求,因为有一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
有业内人士分析茅台的消费群体称,茅台年产量要达到3万吨才能保持市场基本的供求平衡,但目前茅台酒每年的产量才1.1万吨左右。在这1.1万吨产量之中,有40%属于“特供”,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只占到茅台年产量的60%。再加上今年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量的茅台流通到了这些国际性的盛会之中,加剧市场的供不应求。
公款吃喝或“水涨船高”
《香港商报》副总编西蒙周认为,在茅台酒表面供不应求的市场背后,还隐藏着“喝的不买买的不喝”的铁律。经常喝着真假茅台酒的人,要么是公款消费,要么酒是别人孝敬,没几个是自己掏钱买的。
这就是说,茅台酒涨价与否,与喝茅台酒的人的荷包没有关系,但却与与他们的身份有关系。能喝得到茅台酒的,非官即贵,他们对茅台酒的价格从来不敏感, 或者说,他们对茅台酒涨价甚至还抱持欢迎态度,因为价格越高就越能显示他们有身份有地位,就越能证明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喝茅台。
所以,茅台酒涨价,官府便要拿更多纳税人的钱去买,行贿的人更要咬碎门牙掏出更多的钞票,于是,茅台酒公司效益更好股价猛升;从表面看,中国市场随之繁荣,消费内需扩大,GDP增长;但创造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的百姓,却无缘享受茅台美味,甚至,少数小老百姓因要掏钱买贵茅台而陷入更难堪的生活境地。这条价值链的怪异在于,创造财富、处于价值源头的百姓,最终成了繁荣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