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争取铁矿石定价权迎来好时机

  赫荣亮

  金融危机后,各个企业资金链紧张,矿山资源频频转手。但2009年一过,进入2010年,铁矿石市场再度活跃,矿石开采热情高涨,全球矿石投资增加,很多公司涌入了矿石领域。目前,各国矿企来到中国,和中国企业合作意愿较高。尽管新兴矿企现在产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但待投资达产后,这些公司的铁矿石产能会有很大的释放,和我国企业有着很多的潜在合作机会。

  正是在这种局势下,大型国际矿企优势地位有所削弱,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范围投资扩产。矿石投资成为潮流,在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富矿区,中小矿企的扩张势头尤其迅猛。

  二是海外权益矿增加。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加紧出海,交易方式多元化,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合营等方式获得增加矿源。

  三是国内矿的制衡。进入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一直较高,尽管我国铁矿石品位低,但国内矿石企业开采积极性高涨,生产积极性增加,铁矿石对外依存程度下降。

  截至10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已出现连续7个月下滑,这种趋势主要和国产矿增产较快、欧美日需求较高有关,不能轻判市场主动权出现转向。

  首先,进入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仍在增长,欧美日经济迅速回升,全球粗钢产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所以,不能将我国进口矿下降,等同于全球铁矿石需求量减少。

  其次,国产矿、进口矿此消彼长,但国产矿替代作用有限。2010年,由于矿石价格保持在高位,国内企业开采积极,国产矿快速增长,对进口矿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这种替代作用不会持续下去,因为中国矿石资源品位低、埋藏深、开采成本高,与国际矿山多为露天矿、开采便利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进入2011年,铁矿石市场虽会出现缓和,但基本格局不会变化。近两年,我国矿石还将依赖于进口矿市场。这是因为高成本导致国内矿石产量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全年进口量将不会有明显下降;另外,国内企业出海收购的矿山,很多处于开发阶段,尚未达产,导致权益矿占总量的比重提升幅度有限。

  但在三四年以后,随着海外矿山开采的增加,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出海收购矿山达产后,进口矿中的权益矿产量会有大幅提升,这将逐步扭转国际矿石市场上我国企业的被动局面。

  11月中旬,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预计,随着境外开矿规模扩大,权益进口矿将由现在的5000万吨增加到3亿吨,未来权益进口矿要争取达到总进口量的50%。笔者认为,依托这一前景,再结合国产矿,我国企业就掌握了铁矿石的市场话语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