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轮胎企业生死时刻:对手不只橡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02:3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钱婵娟

  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下,天然橡胶不断刷新着历史最高价。

  全方位调控物价之橡胶

  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下,天然橡胶不断刷新着历史最高价,中国轮胎企业正在狂风暴雨般的涨价潮中检验着自己的成色。

  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仅18%,在这场国际性的橡胶大涨价中面临了更大挑战。

  “现在已到了企业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11月9日发布《关于应对天然橡胶价格持续疯涨的情况通报》,文中用“生死存亡”描述目前的状态。

  上周,泰国70年一遇的洪水将泰国橡胶供应受阻的窘况推向顶点,天然橡胶价格“应声”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上海期货价格一度冲破38000元,比今年5月份的价格涨了约70%以上,比去年同期更是涨了一倍以上。

  “轮胎企业是天然橡胶的使用大户,一般天然橡胶占轮胎制造成本的约40%,天然橡胶现在的价格已经让下游的轮胎企业无利可图了。”风神股份(600469)证券事务部一位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虽然今年以来已经涨了几次价,但天然橡胶价格如果仍然居高不下,公司接下去还有涨价的可能。

  这并非个案。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43家统计在册的轮胎企业中,有11家亏损,亏损面已超过1/4。而对整个行业来说,前三季度利润已下降20.6%。

  早报记者获悉,目前多数轮胎企业正酝酿涨价以转移成本压力,涨幅可能会达到8%。

  轮胎涨价,再涨价

  橡胶是近来商品大牛市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天然橡胶的现货价约为16000元/吨,今年5月份约24000元/吨。到了今年9月底,国内天胶现货和期货价还徘徊在27000元/吨左右;进入10月份,天胶价格已经冲破34000元,之后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告诉早报记者,9月份以来有资金进入炒作橡胶,是近期天然橡胶价格疯涨的主要原因,而泰国70年一遇的洪水正好成了炒家炒作的一个理由。

  蔡为民说,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今年天然橡胶产量有所降低,而需求又有所上升,但即便如此,天然橡胶的产量与消耗量基本平衡,有缺口也不至于把价格炒这么高。

  今年年初,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曾预计,今年全球天然橡胶的产量可能比消耗量多出23.7万吨。但突如其来的泰国洪灾改变了一切。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上个月最新预计,由于“天气原因”,2010年,全球天然橡胶的产量增幅将由6.9%下调至5.3%,预计产量为938.9万吨。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天然橡胶自给率仅18%左右,近八成需要进口,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

  可查资料显示,由于越南政府限制海外销售,今年迄今,越南向中国的橡胶出口已减少近10%。

  天然橡胶的疯涨让用胶大户——轮胎企业面临莫大挑战。

  困境之下,用胶大户轮胎企业正在跟进涨价。

  早报记者从行业协会获悉,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目前轮胎企业已经在酝酿新一轮的涨价,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或下游企业,涨幅可能高达8%。

  而针对部分暂时还没有涨价计划的企业,有些企业甚至向行业协会提出,“现在已到了企业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希望有些企业不要再观望,要把及时调整轮胎价格作为自觉行动。”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不少轮胎企业实际上在上半年就已经涨过价,有的企业还涨价不止一次。

  韩泰轮胎方面称,该公司从今年9月1日起上调了部分常用规格产品的价格,零售价上调区间大致在2%-5%,在今年的2月和5月该公司也两度上调过部分产品价格。

  普利司通相关负责人称,该公司在4月份上调了零售产品价格,平均幅度在4%左右。按照目前为止原材料上涨的趋势,已经无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完全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公司正研究在年内实施相应的价格调整。

  风神轮胎也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轮胎上调过价格,接下去还将有涨价的可能。

  倒下的未必是小企业

  这显然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而且对手并不只是天然橡胶。

  正如部分轮胎企业所担心的那样,并不是所有企业马上就会涨价。据了解,由于部分轮胎企业有较多的库存,企业实力也较雄厚,目前确实存在观望的态度。

  “喊归喊,涨价毕竟是最后的办法。”一家轮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在5、6月份天胶价格有所回落时,市场上马上就有不少产品进行促销,以争夺更多的市场。目前虽然天胶价格创新高,但是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一方面该公司实施全球采购,成本较低,一方面库存也能维持三四个月的生产,因此该公司准备先看一看再说。

  上述公司所谓的“看一看”,实际上是观察竞争对手的举动。由于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很担心涨价会失去市场份额,有些企业实力雄厚的就等着对手涨价了好争夺更多的份额,这也是为何有些企业要求集体涨价的原因。

  可以说,天胶价的疯涨实际上正在考验中国轮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涨还是不涨,是个问题。

  一方面是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不敢涨价,一方面是成本压力无力承担,轮胎企业比拼实力的时刻已然到来,不过倒下的未必是规模特别小的民营企业。

  蔡为民告诉早报记者,有些小企业当天胶价高时就选择停产,工人全部放假,由于是私营企业,请的都是农民工,企业负担会轻一些,这些企业多数会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卷土重来。但一些大企业,即使不生产也还是要产生成本,人工、机器的维护费都很高。

  一家国内轮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作为某大型国企下的子公司,该公司不能做期货,不能进行套期保值,而橡胶的库存只能维持两周的生产,在橡胶持续涨价的情况下,竞争劣势非常明显。

  相比之下,一家外资轮胎企业告诉早报记者,该公司的库存可以维持三四个月的生产,该公司的采购也是集团采购,规模大,成本相对低,并且跟供应商签定的是长期合同。另一方面,这家外资企业多数产品都是为整车厂提供配套,相比做零售的企业,供货量比较稳定,货款回笼也较及时。

  据了解,跨国轮胎公司一般都是在产胶国实行定点采购,而且是集团采购。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印尼考察时,参观了当地8家标准胶和1家烟片胶加工厂,几乎家家都有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横滨、库珀等跨国轮胎公司的天然胶直供专用包装。另外,几大巨头公司还拥有自己的胶园,如米其林在巴西和尼日利亚拥有6个橡胶种植园。

  此外,不少外资轮胎都在不断研发并推出附加值高的产品。而且不少企业也在使用替代轮胎制造天然胶的原材料。“你称下份量,某些外资品牌的轮胎份量要比同级别产品轻很多,就是用其他原料代替了天然橡胶”。一位代理十几个轮胎品牌的经销商说。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不敢转嫁成本压力,又没有别的原料替代,有些企业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偷工减料”。

  某轮胎企业透露,由于天然橡胶涨价,不排除一些企业会减少原材料中天然橡胶的含量,而且这并不违反国家规定。据了解,由于中国卡车超载严重,这也意味着20吨的卡车可能得装上40吨卡车用的轮胎,这样才能保证卡车能超载。因此,在国内,卡车轮胎的天然橡胶用量要高于国家标准很多,甚至高于国外的标准,其中天然胶的含量也高出很多。

  为了应付这历史性的挑战。轮胎企业确实“费尽心机”。一家国内品牌轮胎企业告诉早报记者,该公司现在想方设法应对挑战。比如与整车企业建立每个月的价格商讨机制,尽量早的转移成本涨价压力;内部成本控制则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如规定各部门经费额度,超过额度需总经理审批;上下游需付款的能拖则拖,尽量控制现金流;购买橡胶的合同采用长短期结合等等。

  期待政府出手“相救”

  据了解,部分轮胎企业之所以观望,另外一个原因也希望政府出手相救,把天胶价格尽快打压下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告诉早报记者,协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尽快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该协会同时恳求国家储备局尽快拿出10-15万吨储备橡胶竞拍,遏制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势头,平抑市场价格。

  “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希望尽快会有结果出来。”邓说。

  蔡为民告诉早报记者,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天然橡胶的进口都是零关税或象征性的征收1%关税,而目前中国要收取20%的关税,同时,国内的产量又仅能满足不到20%的需求,“这对国内企业不太公平”。

  所以这一次行业协会也希望国家出手遏制天胶的疯涨。

  据悉,轮胎分会同时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天然橡胶市场监督和管理,尽快改变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渠道杂乱分散、采购缺乏计划性的现状,鼓励国内轮胎企业集团采购,与天然橡胶生产国签订稳定合同,实行定点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要加强国内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立法、监管和交易品种开发,制定合理标的、调整天然橡胶保证金、手续费和报备程序化交易,尤其是要抑制天然橡胶期货的过度炒作和打击投机商哄抬价格,做到公平交易,并建立价格预警机制,确保用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据透露,目前红豆集团旗下的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三角轮胎等已在考察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有计划走出国门,种植和加工橡胶,掌握橡胶话语权和国际定价权。

  整车企业暂未被波及

  由于轮胎是汽车重要的零配件,业内认为,如果轮胎价格持续上涨,必将导致整车成本提高。

  不过,同样是因为竞争激烈,业内人士认为,整车企业因为轮胎价格上涨而涨价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戴雷说,宝马不会轻易上调价格,会努力在内部消化库存,比如加大国内的零部件采购、提高国产化率,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但是车企也是冷热不均,有的车企今年销售并不好,所以涨价的可能性并不大。而销售好的企业,只要减少点促销就可以,也没必要将轮胎涨价的成本马上转移,引发市场不良反应。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