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神巴菲特晕车:比亚迪第三季度盈利出现大滑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 12:49  《第一财经周刊》

  比亚迪第三季度盈利出现了大滑坡,巴菲特投资的这家公司真正的问题在于核心车型F3表现不佳。

  文|CBN记者 王泓超

  沃伦·巴菲特肯定被比亚迪(HK:1211)搞晕了。

  这位股神刚刚在北京夸奖比亚迪新上市的一款汽车是“了不起的产品”,比亚迪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却显示,公司汽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下滑。巴菲特看到这个数据恐怕会后悔自己的溢美之词。

  一直以来关于比亚迪的危险信号时有发生,但这一次是危机真正来临。

  在整个汽车市场以将近20%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比亚迪第三季度汽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5%;第三季度盈利缩减更为严重,仅为1182万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超过11亿元,同比下降了99%。去年比亚迪是中国市场上销量排名第七的乘用车品牌。

  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虽不如预期,但仍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8.9万辆。从6月份开始,销量增长势头开始反转,每月销量下滑到4万辆以下。

  当比亚迪在年中将销售目标从80万辆下调至60万辆时,人们就猜测到这家公司恐怕会迎来艰难的一年,但按照现在的月均销量,比亚迪完成修正后销售目标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尽管近来负面消息重重,主打车型F3表现不佳才是比亚迪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F3曾经是单一车型销量排行榜的常客,3月份的时候还曾登上冠军宝座,从那之后F3的月销量从3万辆缩减一半,最近几个月只能在1万辆出头徘徊。这与上半年月均超过2.5万辆的业绩相去甚远。

  有一种可能是,比亚迪之前向经销商销售了超过市场需求的数量,这意味着它从未向消费者卖出过那么多数量的F3。随着下半年经销商减轻库存压力,F3销量下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管怎样,F3仍然是比亚迪有史以来销量最高,也最具战略意义的车型。F3代表了比亚迪在汽车业务初期所秉持的造车哲学,将低成本和对已有车型的借鉴发挥到极致。去年F3销量占了比亚迪全部销量的四成以上,今年上半年F3更是超过了总销量的一半。

  但F3的巨大成功也反映出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稚嫩—连续推出成熟产品的能力不足,缺少先进技术对已有产品实施升级。

  比亚迪原本期望在下半年集中推出多款车型,从多用途车到与合资品牌竞争的经济型家用轿车,以此来刺激销量大幅度增长。但事与愿违,不仅新车型一时难当重任,原有车型销量也普遍出现下滑。

  在比亚迪的所有车型中,过去9个月只有F0销量保持平稳,这是一款对其它车型借鉴较少的产品。

  从根本上看,比亚迪面对的所有问题都与产品有关。近来的经销商退网风波反映的正是比亚迪缺乏足够多的成熟产品,同时也表明比亚迪激进的发展策略已经遭遇瓶颈。(详情参见本刊8月30日封面报道)

  回顾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发展路线便可以得出结论,一些并不长久的因素实际上也支撑了其激进的发展策略—如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巴菲特入股带来的广告效应,新能源汽车概念热等,而并非因为它能够造出足够好的汽车。随着上述短期因素的耗尽,激进发展策略的各种弊端便会凸显出来。

  在市场向比亚迪说不之前,比亚迪已经意识到激进策略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公司有意识地储备车型资源,拓展经销商网络,提升产品附加值。

  见过比亚迪G3和L3两款轿车的人难以否认比亚迪在造车工艺上的进步。与共用底盘的F3相比,这两款车内饰精细度明显提高,达到合资品牌入门级轿车的水准;车身接缝体现出模具精度的提高;大量的电子附加配置则延续了比亚迪在IT领域的优势。

  比亚迪希望这两款车能够接过支撑销量和提升品牌的重任,但G3月销量通常在3000至5000辆之间徘徊,L3在9月份的销量没能超过100辆。这部分是因为它们的价位(7万至12万)超过F3(6万至8万),而比亚迪品牌暂时还不足以支撑更高价格的产品。

  前不久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中国慈善之旅中不忘为比亚迪充当广告代言人,他们为之鼓吹的多用途车M6带有明显的借鉴痕迹。这种宣传方式有利于博得一时眼球,却难以让消费者将品牌与优质的产品画上等号。在获得了足够的知名度后,比亚迪需要的是品牌美誉度,这只能凭借销售更可靠的产品来获得。

  比亚迪业绩下滑,巴菲特对投资者的带动作用也在减弱。两年前他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购买了10%比亚迪股票,引起资本市场追捧,一路将比亚迪股价推高至88港元。但今年以来比亚迪股价已经下跌了21%,与最高价相比下跌了42%。

  其实比亚迪的遭遇在国内独立品牌汽车企业中并不是特例。奇瑞和吉利也曾经历过初创时期的高速发展,遇到挫折后才认识到制造汽车并不像它们之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更不用说制造优质可靠的汽车并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溢价。

  本刊之前关于比亚迪的报道中就曾经多次提到,今年对比亚迪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回归汽车制造之根本也不仅仅是体现在某一个方面,包括利用机器替代人工提升效率,适度外包,建立一个稳定的供应商体系,谨慎扩张和投资新资产(包括选择厂址),与经销商之间建立健康的合作关系等。

  一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有些公司恰恰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变革,重新出发。比亚迪面前正摆着这样一个机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