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乳业江湖凶险:圣元被疑只是炮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 23:05  经济导报

  乳业江湖凶险

  ◆经济导报记者 王迎波 

  自从三聚氰胺击垮了三鹿之后,国内乳业一直风雨飘摇。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质量安全危机过后,如今又遭遇了民族乳业品牌恶意诽谤的“窝里斗”。

  在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曝光两个月后,幕后真凶浮出水面,直指乳业巨头———蒙牛集团。而圣元也并非蒙牛攻击的对象,只是蒙牛挑起对伊利公关战的“炮灰”而已。

  蒙牛不认账

  19日,网上一份疑似伊利集团流出的《蒙牛集团蓄意破坏我公司(伊利)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件侦破进展》的文件显示,圣元奶粉致性早熟等事件系蒙牛及其公关公司一手组织策划,首要目标是打击伊利儿童产品。该网帖直接指出,蒙牛集团总裁助理杨再飞、蒙牛集团儿童奶项目负责人安勇等人及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戴斯普瑞网络营销顾问有限公司等数人涉案。目前多人已被逮捕。蒙牛联手公关公司陷害同业的步骤为:首先操纵媒体攻击深海鱼油,引发公众关注,进而造成恐慌;通过网络深度攻击,引出儿童性早熟问题,将矛头直指伊利、金龙鱼、圣元等企业;集中打击伊利QQ星儿童奶,企图将伊利QQ星儿童奶拖入“性早熟门”。

  蒙牛20日率先发布声明否认恶意中伤圣元,随后否认通过公关手段攻击伊利,将警方已经查实的情况归为员工安勇的个人行为。否认主导炒作事件的杨再飞是公司员工。

  经济导报记者从一位接近杨再飞的媒体人士处获悉,杨再飞有两个身份,分别是博思智奇公司总经理和蒙牛集团的总裁助理,但是后者只是一个虚职,为了工作方便的头衔而已。如果没有蒙牛人士授意,公关公司也不会策划如此大手笔的网络攻击事件。

  蒙牛同时也将儿童奶项目负责人安勇的参与称为个人行为。原尼尔森online高级副总裁马旗戟就表示,“如果真的将这类违法行为归结为个人行为,把自己脱得干净,既违反最基本的职场伦理,也无法将自己洗白,这无非是为了保护最高的既得利益层。缺乏职场伦理的企业,消费者难道真的可以相信其产品品质?更不用说企业文化、理念和愿景了。”

  圣元只是炮灰

  遭遇“婴儿性早熟”事件的圣元,因为卫生部出面力挺才勉强保全。这也成了时隔两个月,另一场更大“乳业地震”的导火索。当硝烟散去时,才发现圣元只不过是内蒙古乳业两巨头鏖战的炮灰而已。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8月5日,《健康时报》的一篇女婴食用某品牌奶粉后出现性早熟的报道,引发了对婴儿性早熟的关注,随后凤凰卫视率先将圣元“拖入”雌激素事件,让这家山东青岛的婴幼儿营养品公司声誉一落千丈。一时间公众对圣元谈之色变,圣元也迅速被各大超市下架。8月中旬,卫生部出面公布检测结果,力证圣元与其他乳品并无异常,才使得婴儿性早熟事件逐渐平息。即便如此,圣元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圣元国际股价大跌28%,短短1个多月时间内,股值损失已高达20亿元。

  面对水落石出的真相,奶粉性早熟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圣元乳业也终于一雪前耻。真相或许比来自卫生部的证明更有力。然而圣元却出奇低调,只是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简短声明,称:“今日,不断有媒体朋友来电询问有关激素事件幕后策划一事,圣元公司也看到了相关报道。对此我们暂时无法评论,相信终究有一天,真相会水落石出。”

  伊利曾“陷害”蒙牛?

  9月底,山东省质监局召开全省食品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会,佳宝、得益等省内乳业巨头悉数到场,并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会上,省质监局局长丛大鸣说:“品质是金。食品企业没有金子一样的品质,不仅不会有百年老店,而且非常危险,出事是迟早的。做企业要讲良心,用心去做。”

  丛大鸣的这段话在此时,可能正是蒙牛等乳业巨头最需补上的一课。蒙牛的公关人员在攻击对手时,正是以消费者投诉的手段挑起战火,进而煽动媒体和网络炒作。正如上述文件所言:“蒙牛集团的恶意攻击行为已经超越了商业竞争的底线,已经触犯了法律。事件造成了乳品消费的极大恐慌,也造成了民众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危机,引发新一轮的中国乳业危机。”而蒙牛也开始反击,称也曾遭到伊利及其公关公司的“陷害”。

  山东大学品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孙曰瑶认为,这些乳业巨头之间的竞争就像是一群猴子在爬树,从上面往下看,都是笑脸;从下面往上看,谁的屁股也不干净。当彼此难以在产品品质上拉开差距时,就会通过营销等手段在品牌上做文章。

  “恶意营销损人不利己,迟早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品牌,坏掉整个行业。”孙曰瑶说。

  知名营销专家李方毅表示,蒙牛、伊利、圣元的“奶业罗生门”没有赢家,将再次痛击中国乳品业。如此低级的恶意竞争手段,是中国式营销理念的典型症状,这属于“文斗”,还有争夺市场的“武斗”流血事件(啤酒行业、通讯行业、石油行业均有)。中国式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置对手于死地。从“竞争”到“竞合”,中国企业经营素质离质的提升还差很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