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网融合推进 广电系统打造第四运营商雏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 11:33  财经国家周刊

  能否成功打造“第四运营商”,是广电与电信全业务竞争的关键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云辉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方案,马上会成立相关的筹备组。”6月8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伴随三网融合的推进,国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下称国家有线)的筹建也在加快步伐。

  这个被广电寄予厚望的公司,能否如愿将全国的广电网络尽快合为一体?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曲折路径。

  全业务竞争平台

  直到现在,国家有线仍停留于广电总局的蓝图之上。

  “具体的方式我们还在讨论。”王效杰说。

  可以确定的是,国家有线并非由现有的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线)等公司牵头组建或是由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合并组成。据广电人士透露,国家有线可能参考电信运营商的架构,先成立公司主体架构,再将省级有线网公司资产以子公司形式注入。

  王效杰表示,按照此前国务院的规定,国家级的有线电视公司将由国家投资资本金,并通过社会融资、入股等方式组建,但融资过程目前只考虑国企,并不对外资和民资放开。

  “我们已在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王效杰说,广电总局将利用市场手段,尽快形成国家有线的公司主体。

  在此之前,两个由地方广电自行组织成立的联盟“友好网”和“广电联合发展公司”已先后成立。广电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有线组建政策未明的情况下,参与者可能希望以此获得后续整合的主动权。

  按此前国务院的规定,国家有线成立后,将牵头全国有线数字网络的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并运营下一代广电网(NGB)。“按计划,国家有线将在2012年前完成公司组建,以及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最终打造一张全程全网、可管可控的下一代网络。”

  在广电内部,国家有线被视作“第四运营商”,在实现全程全网后,这张大网将成为广电向电信业务扩张,与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竞争的关键平台。

  整合挑战

  对于国家有线来说,整合地方广电网络将是其最大的挑战。

  自1983年中国提出“四级办台,四级混合覆盖”以来,中央、省、市和县均设立电视台并组建了网络基础设施。“台网分离”后,各级有线网络运营机构最多曾达到4000家。即使经过10余年的省级网络合并,到2009年底,全国也只有广西、海南、江苏、陕西、上海、天津、河北等13个省市区基本完成整合。

  “目前广电没有完成整合的地方有线公司还有上千家,其中地市级运营主体逾300个,甚至还有7个省市区没有启动整合工作。”广电内部人士说,由于地方有线运营商多由地方政府持股,利益矛盾和股权结构都极为复杂,且很多比省级广电公司更有实力,所以省级广电网络整合将会非常困难。

  在这方面,先行者已有惨痛教训。

  1996年,原广电部网络中心曾贷款20亿元,用以整合国内分散的有线电视网络,并铺设长达4万公里的“干线网”。在其基础上,2001年,央视、四通控股等16家股东合资成立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2005年,该公司重组为中国有线,引入CEC(中国电子)的4.5亿元注资,并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200亿元的授信,希望打造一个类似中移动、联通、电信的全国性广电运营商。

  但在1996年以来的14年中,地方广电的重组深陷泥沼。除了2005年7月完成海南广电整合外,中国有线在其他省市再无进展。知情人士透露,此后数年,中国有线每年营业额只有1亿元左右,管理和运营成本就已高达1亿元,每季度还必须归还大量银行贷款,CEC入股时的4.5亿元注资如今所剩无几。

  2010年5月11日,CEC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以4.5亿元转让所持有的中国有线全部股权,但直到截止时间6月7日,仍未有成交消息。在此之前,CEC自2008年5月开始,已3次挂牌转让,均以流拍告终。

  “与中国有线相比,当前的三网融合大势会对国家有线的整合有所帮助。”广电人士表示,按照广电总局的部署,所有省份都要在2010年底前完成省级有线网络整合。各地的整合进度也在加速,当前应是全国网络整合的最好时机,“6月6日广东省刚完成整合。”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010年各地整合进度有所加快,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和表象上。很多地方都只是换一块或加一块牌子,地方网络的经营、财务、管理都还一应照旧,在技术环节,也是各行其是。

  “这样的整合,只是为了应付国家和广电总局的整合时间表,而不是为打造全程全网。”该人士说,“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国家有线的整合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联合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这几个要求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