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赛贝斯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17:39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5月12日,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SAP宣布将以58亿美元现金收购总部设在美国加州都柏林的赛贝斯(Sybase),此消息一出,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对于此次收购目的众说纷纭。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SAP业绩连续下滑,颓势明显。根据SAP2009年第4季度财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用户削减开支,SAP在2009年第4季度实现净利润7.27亿欧元,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12%。

  今年2月,SAP前任CEO李艾科(LeoApotheker)突然宣布辞职,随后,孟鼎铭(BillMcDermott)和施杰翰(JimHagemannSnabe)两人成为了接任者,恢复了之前的联席CEO制度。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业务来看,业绩不振的SAP都必须要有大动作了。

  1+1<2?

  SAP收购赛贝斯之后,在数据库产品方面能否成功复制甲骨文(Oracle)一直采用的“管理软件与数据库捆绑模式”,业界一直持怀疑态度。

  正略钧策合伙人吕谋笃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以捆绑销售的模式进行销售,用户的认同度有多大,能否产生收购前的预期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为企业提供给用户的解决方案是由管理软件与不同的数据库组成,用户有权选择到底用什么数据库。无论从技术或市场份额方面,赛贝斯与甲骨文都存在差距。”

  他表示,信任度的重新建立是需要时间的,赛贝斯如同一个失恋的没落者,想要别人再次爱上很难。

  尽管甲骨文的管理软件与数据库捆绑模式引来业界众多非议,但是对于甲骨文管理软件的推广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赛贝斯的没落使得SAP在复制甲骨文这种模式时面临不小压力。

  SAP与甲骨文一直以来都在一些项目上相互争夺。在SAP收购赛贝斯后,两家公司的业务将会有更多的重叠。据悉,赛贝斯未来将在“Sybase,anSAPCompany”名称之下作为独立单位运行。赛贝斯的管理团队将继续运营这块业务,同时将保留现有员工。

  近些年来,SAP一直困难重重,营业收入裹足不前,地盘也开始被甲骨文蚕食。而去年甲骨文对Sun的收购,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极致,遍及数据库、应用软件、中间件、服务器和存储等多个技术领域,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压制,进一步压缩了SAP剩余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就此次收购欲采访甲骨文有关人士时,该人士称现处于上一财年末的缄默期,不便发表看法。但是,甲骨文此前曾表示,已经赢得了一些SAP的客户。

  作为数据管理及企业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SAP达成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其在市场上抵御来自甲骨文的攻击,使得SAP在原有的应用软件基础之上有了数据库支撑,拥有了得以和IBM、甲骨文、微软来对抗的原始武器。但是,由于受到客户经验、技术等因素以及业务领域的制约,SAP能否迅速占据上风,尚需观察。

  施杰翰此前曾表示:“SAP和赛贝斯重叠的用户并不多,我们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而赛贝斯的用户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和电信行业。在数据库方面,我们会尊重用户的选择。”

  做为SAP的用户,光大银行高级经理刘锦淼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道:“我认为此次收购不会对SAP和赛贝斯的用户产生影响,因为SAP收购赛贝斯,只会对赛贝斯的数据库进行优化,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这是好事。”

  移动之路荆棘多

  提到赛贝斯,很多人脑海里首先闪过的是其数据库产品。但是,此次SAP收购更看重的是其移动解决方案。

  “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在移动方面的合作。比如SAP和赛贝斯一些公共的移动解决方案,在移动商务这块,会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在赛贝斯的数据库之上,加上我们的加速器和数据搜索器,这会是一个较好的组合。”SAP中国区商业用户与平台事业部卓越中心总经理张侠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解释道。

  纵观SAP近期在中国市场的种种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向移动商务市场转型的决心:从在通信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原诺基亚中国区副总裁萧洁云上任SAP中国区总裁一职,到继续加大在中小企业市场的关注……

  据SAP称,这项交易将使SAP和赛贝斯合二为一,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无线应用,从而使得运营更佳。

  孟鼎铭曾表示:“通过这笔交易,SAP能向上亿移动用户提供市场领先的解决方案,从而大幅拓展市场。对于SAP和赛贝斯的客户来说,这是一笔能带来改变的交易。”

  那么本次收购是否意味着SAP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移动商务领域?

  吕谋笃表示,如果从移动商务领域来看,这是比较好的一次尝试。移动解决方案是管理软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方面看此次收购不仅是加法,更可能会是乘法。在移动商务领域,无论是甲骨文或是其他软件公司,都将进军于此,由此可见此次收购意味着SAP先迈出了一步。

  业内人士表示,SAP能在移动商务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SAP是否能够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规律。因为在移动商务发展中,文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移动商务发展的市场资源,也是重要的赢利点;其次,由于受到中国通信费用短期内无法降低以及移动应用软件终端过分繁杂等因素制约,在应用中拥有良好氛围,解决技术受限的困境也是SAP必须克服的困难。

  假使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再加上赛贝斯本身具有的移动商务优势,未来SAP在移动商务方面的发展也必将道路坦荡,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四巨头博弈加剧

  尽管赛贝斯进入市场已有数十载,但如今却远远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其在数据库市场的份额更是远落后于甲骨文。尤为重要的是,SAP的很多客户均使用甲骨文的数据库作为支撑,这无形中也为赛贝斯的发展增添了几许阴影,这其中的平台整合将会异常烦扰和痛苦,也必将很大限度上造成SAP资源的重复浪费。收购之后,赛贝斯的未来发展是否会前途光明?又或者赛贝斯是否会成为SAP的负担?

  吕谋笃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技术层面,IT企业的收购相对于其他行业更为简单、冲突较小;在企业文化层面,相对于以收购著称的甲骨文,SAP对于收购企业的融合与理解会慢一些。对于一直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思爱普,有没有开放的心态来接纳被收购企业,需要时间来检验。”

  SAP的收购壮大,使得整个软件行业被甲骨文、IBM、微软和SAP四大巨头主导,寡头垄断格局已然形成。

  未来一段时间,甲骨文、IBM、微软、SAP将在全球市场提供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在内的全线软件产品与服务。这些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在全行业中占到很高的比例,从而形成对该行业的产品控制。但是,在各地区市场,会存在部分中小厂商在夹缝中生存,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收购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四大巨头形成了一个四边形。从几何学上,四边形是个不稳定的结构,连投票都可能出现2:2的状况。因此,随着各方的博弈,这一结构极有可能还会出现变化,或者是再次出现重大购并事件,也或者是异军突,出现黑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