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二五”:石化关键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8日 15:22  中国石油石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业将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需要克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产品结构性短缺、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抓住时机进行结构调整,引进更多资源,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争取乙烯方面再建千万吨产能。

  “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业将进入转型期,需要克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产品结构性短缺、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抓住时机进行结构调整,获得新技术,引进更多资源。

  ■文/白 颐

  “十二五”能源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日前表示,能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草稿已经完成,4月份修改形成了讨论稿。对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作一番前瞻性思考,对于科学制定“十二五”能源规划、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结构性短缺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原材料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相应发生变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高端和新型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

  在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领域,产品总产能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与此同时装置开工负荷较低,仍有大量产品进口。在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尚处于空白。

  总的来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产品和通用产品为主,高档、专用产品比例较低。石化产品结构性短缺是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具体体现,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点:原料供应受到多重限制,行业集中度偏低,落后产能占较大比重,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引导,产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严重;产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原料与生产分割、产品与市场分割等不合理之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很多科研成果难以生产应用,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

  产业布局不合理

  整体而言,石油石化企业仍过多过散,带来布局分散,市场掌控力不强,秩序混乱,管理难度加大。

  在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历史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原因,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东北、西北地区原油加工能力超过市场需求,成品油需要大量外运;而西南地区原油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成品油依靠长距离调入。

  此外,相当一部分老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已处于居住区包围之中,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需要进行搬迁改造。

  资源短缺制约发展

  我国原油短缺矛盾将长期存在,炼油装置能力增长难以满足国内乙烯工业对石脑油的需求,石化行业的资源性原料短缺矛盾日趋严重。

  在乙烯方面,国内乙烯裂解原料以石脑油为主,与中东以乙烷为主的原料路线相比竞争力较弱。我国原油重质化趋势明显,化工轻油收率有限,还要考虑油品、乙烯与芳烃之间的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乙烯工业以及下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发展规模。

  最近几年出现的“气荒”说明天然气资源供需矛盾也已十分突出。根据《天然气利用政策》,天然气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在有余量的气源地可用于氮肥生产。我国天然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远离化肥消费市场;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偏高,生产化肥经济性较差。

  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重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很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此外还面临着CO2等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急需转变。

  石油和化学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中,废水、废气、废固分别居全国工业行业第1位、第4位和第5位,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也均位于工业部门前列。要做到增产不增污,保持行业的继续稳定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国家从政策、法律制定等方面加紧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管与治理。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日益上升,给我国石化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进一步使行业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科技投入少的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具有系统复杂、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目前大多数仍处于追随和仿制阶段。许多先进技术仍需要系统地进行集成和优化,国产大型设备在质量和运行稳定性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新技术和新产品产业化推进速度较慢,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还需加大推广力度,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还处于试点和局部推广应用阶段——这些都是限制石化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和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在某些产品的应用研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二是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开发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新技术和新产品仅停留在小试或中试的水平上,产业化进程较慢。尽管某些基础产品的产能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但由于缺乏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控制能力,缺乏竞争力,大而不强。

  三是与欧美日相比,我国石化行业发明专利太少,且知识产权保护欠缺,企业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

  国际竞争严峻

  我国石化市场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整体市场中,受全球石化产品市场影响明显。

  中东乙烯工业将成为我国石化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2009、2010年是中东地区乙烯及其下游产能集中释放的2年,预计2009年中东地区乙烯产能达到2670万吨/年,与2007年相比产能近乎增长一倍,而其下游的聚乙烯及乙二醇产能将翻番达到1460万吨/年和910万吨/年,PP产能将达到680万吨/年。

  占据我国化工产品进口市场40%以上份额的日本、韩国石化产业,在本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也会加速向我国转移。

  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国际贸易的多重考验。自由贸易区谈判会进一步降低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使我国国内产品全线降价,石化企业利润大幅减少。出口方面,则要面对许多技术和贸易壁垒。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维持就业,采取了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

  面临的机遇

  随着全球石化行业进入成熟期,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将延长并趋向平缓,高峰和谷底的落差将缩小,行业营利水平将趋向收敛。作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周期性波动中仍蕴含着长期的增长机会,尤其是我国。

  首先,部分产品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交通、住房等领域存在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需要大量投入,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品包括:刚性需求较大的行业;目前仍有一定缺口、进口量较大的产品;低碳原料与产品;高性能材料产品。

  其次,进行结构调整的时机更加有利。目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我国不少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我国石化工业也进入周期性下行阶段,这正是市场重新内部优化组合的好时机。同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是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巨大压力,也是推动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动力,推动行业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

  再次,新技术获得渠道有望得到拓宽。近些年来,部分大型跨国石化公司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调整,准备放弃非核心业务,逐步通过重组、并购等手段,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他们放宽了对外技术转让的限制程度。此时,正是开展国际技术合作、购买先进技术的大好时机。利用收购、技术引进等多种渠道获得一些核心技术,可以加快提升我国石化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再次,“走出去”“引进资源”的时机将更加成熟。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一批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遇到了经营困难,希望外资注入;部分大型石油和化学公司实施专业化战略,放弃部分与其核心业务不相干的行业;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开发本国的优势资源。这些都为我国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难得机遇。

  产业调整目标

  “十二五”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行业周期性回落等不利因素,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合理安排产能建设,保持产业稳定增长;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加强技术创新进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切实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进程。

  “十二五”期间,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建议如下:

  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到2015年,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级的炼油基地,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60万吨/年以上。氮肥、农药、氯碱、纯碱、电石等传统行业,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全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提高到1/3,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0个以上。

  产品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油品环保质量,柴油、汽油比例趋于合理,可基本满足国内油品需求;乙烯下游产品专用料比例上升,品种进一步丰富;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5%、缓控释肥推广规模扩大;子午线轮胎、离子膜烧碱、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环境友好型涂料和染料等先进产品的比重明显提升;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等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进一步提高。

  原料结构更加优化。乙烯原料多元化,煤、重油制烯烃的比重有一定提高,达到20%以上;天然气头氮肥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PVC中乙烯原料法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产业布局更趋合理。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煤化工产业向原料产地集中,煤化工“全面开花”的势头得到遏制;原料产地化肥比重提高到60%;专用化肥等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向消费地集中;石化园区和石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更为完善。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到2015年,石油和化学工业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配文

  “十二五”期间政策措施建议

  ※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为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应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行业准入条件、产品质量标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等。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耗能产品和重污染工艺的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和研发高端石化产品。对部分资源型产品建议国家收回项目核准权,避免因盲目投资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积极应对低碳经济时代要求

  修定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降耗工艺技术,树立石油和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形象。在现有SO2、COD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石油和化学工业CO2减排目标及具体的进程表,鼓励CO2减排的重大技术创新,切实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尽快出台落后产能的退出评价体系和有关政策。比如:成立落后产能退出专项基金,用于部分补偿相关企业及员工;采用科学评价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于产能明显过剩的行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建议通过政府赎买等有偿方式,促使部分产能退出市场,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结构水平;对于淘汰企业转产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行政审批(备案)、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强行业监察管理,提高行业自律

  全行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于限制、淘汰类的产品,应加大监督执行力度,对违规建设的地方管理部门实行问责制。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充分利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企业正当利益

  应利用WTO下的规则,综合运用国际贸易手段,继续加强反倾销工作,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内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企业的反倾销意识和水平。重点保障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面临国外产品低价倾销的新型化工品生产企业的利益,协助企业在有序和正常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化工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化工园区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步入循环经济发展轨道的重要平台。应鼓励发展集中的石化工业基地,鼓励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园区化建设改善我国化工产业布局。同时也需要遏制化工园区盲目发展的势头,加强科学规划和指导。建议设立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评价体系。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支持力度

  支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建立石化行业技改专项基金,重点支持行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升级等方面技术改造。通过资金扶持、财税政策激励、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

  ※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国际基础原料市场价格暴跌,这正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时机。国家应该利用当前机遇,加强引导,简化审批手续,完善信贷、外汇、税收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勘探和开发,以及到资源国投资建厂。

  炼油篇:调控再布局

  到“十二五”末,国内炼油能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35亿吨/年,达到5.56亿吨/年。要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提升加工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严格行业管理,加快淘汰落后。

  ■文/白 颐

  “十二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炼油工业经过五十多年发展,已成为世界炼油大国。然而,十二五期间的炼油工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面临挑战

  2009年,我国原油产量1.89亿吨,净进口量1.9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1.3%。随着未来炼油能力的进一步快速提高,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根据测算,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5%、60%,原油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国内炼油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资源与市场的矛盾,目前我国成品油消费主要集中于“两洲一湾”及中部地区,成品油的物流流向呈现“西油东进、北油南运”的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有150家左右各类炼油企业,平均规模不足300万吨/年,行业集中度急需提升。一次加工能力低于300万吨/年的企业数量仍有50家左右,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5%左右,制约了行业整体规模以及装置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中小炼油装置开工率不足。2009年全国炼油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3%。两大公司开工率相对较高,中国石化开工率为85.6%,中国石油开工率为82.8%;而其他炼油企业平均开工率只有66%。

  根据我国成品油消费量与GDP增长率弹性系数等综合测算,到“十二五”末,国内炼油能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35亿吨/年,达到5.56亿吨/年。

  根据目前炼油新增产能计划,到201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4.9亿吨/年,2015年达到6.7亿吨/年,如不加以合理的控制和引导,我国炼油能力总体过剩的趋势将不可避免。

  我国应按照产能规模适度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促进大型项目的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使炼油行业产能与国内成品油需求及下游石化产业发展相匹配,避免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现象。

  按成品油及下游需求预测,2015年全国炼油配套产能应控制在5.6亿吨左右,成品油产量达到3亿吨,成品油自给率保证在95%以上。未来几年,我国炼油产能将继续释放,若低效炼油装置不及时淘汰,产能过剩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为此,需要对整体规模进行有效控制,对于现有项目扩能,需在落实原油来源、目标市场等条件下进行建设;对于新建炼油项目,要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少布局新点;对于规模较小、原油加工水平较低的炼油企业,将以炼油行业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加快建立退出或转型机制。

  炼油调整目标

  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

  国内新建炼油项目起步规模应提高到1000万吨/年。通过提高炼油集中度,到2015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能力提高到600万吨/年以上,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炼油基地。新建项目应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政策。

  进一步提高油品环保等级

  2010年前后将在全国实行汽柴油国Ⅲ排放标准,2012~2015年将实行国Ⅳ标准。2009年底以后的投产项目均需达到欧洲Ⅲ质量标准,2012-2015年投产的项目需按照欧洲Ⅳ标准生产。现有炼油厂需提升装置水平,增加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或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装置,以满足新标准要求。

  统筹考虑油品生产比例

  近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的柴汽比约为2.1,预计未来十年内仍会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另外,我国石化行业发展迅速,化工轻油需求量增长较快,今后炼油装置结构应统筹考虑汽油、柴油、化工轻油的油品比例。

  提升加工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

  完善重质原油的加工能力,扩大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的规模水平。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催化剂,注重组合工艺技术的应用,推广节能技术,加大副产品综合利用。降低吨油能耗,到2015年吨油综合能耗降低到60kg标油。新建项目应注重采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满足成品油市场的同时,应考虑发展一体化化工产业的协同效应。

  产业布局方向

  产业布局上,要进一步向进口原油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集中的地区转移。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两洲一湾”地区为主,适度发展中西部核心区,完善沿边地区布局,尽量少布新点,到2015年使我国炼油产业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地区间油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得到缓解。

  东部地区:重点布局在具有较好生产基础、运输条件(包括原油码头、原油管线、成品油管网、物流体系)和市场空间的“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依托大型原油码头,实现“港口-炼化-市场”的深度结合。长三角地区应重点依托于已有大型石化项目基础,优化结构,提高竞争力;泛珠三角地区(包括广西钦州)新扩建项目较多,并有多个中外合资项目正在推进,今后宜集中于已选定的企业和厂址发展,不再新增布点;环渤海湾地区的布局重点应是华北地区及山东半岛沿海一带,除对现在企业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之外,重点推进在天津、曹妃甸、东营等拥有大型原油码头的临港炼化项目建设。

  中西部核心区主要包括以武汉、成都为核心的中西部内陆的石化产业集中区,布局及建设规模则应以填补市场空白、满足当地成品油市场为主。西南地区应加快彭州炼油项目建设;沿长江流域炼油企业较多,重点在于提升装置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适度改造。此外,依托中哈、中缅及中俄原油管线,结合东北及西北原油生产,完善沿边炼油产业布局。

  相关重点任务

  推动以国际原油资源为基础的合资合作

  在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化能源开发与经营,加强国外原油资源的合作与引进,建设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原油管道、西南中缅原油管道等跨国输油管道,发展海上大型原油码头进口通道。鼓励国内大型石化公司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在确保获得长期稳定原油供货的前提下,与国外石油公司合资建设新的大型炼化项目。

  加快原油及成品油物流系统建设

  进一步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全面满足炼化企业对进口原油的需求。加强原油长输管道建设,降低运输成本,保证原油安全稳定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提高成品油管输比例。形成以油田和大型原油码头为中心,覆盖主要炼化企业,国内外原油以及成品油可灵活调运的管道运输网络。

  乙烯篇:再上千万吨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促进有炼油配套或原料落实的大型乙烯项目早日建设,同时依托现有企业挖潜改造,探索原料多元化途径,争取乙烯供给能力提高到2000万~2300万吨/年。

  ■文/白 颐

  近年来,我国乙烯生产消费快速增加,市场缺口巨大。截至2009年底,国内共有21家乙烯生产企业,25套生产装置,生产能力1222.5万吨/年,2009年产量1069.7万吨,装置整体开工率很高。2009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2400万吨。按照当量消费量计算,目前我国乙烯供应缺口巨大,国内自给率仅为45%。截至2009年底,我国乙烯生产企业平均装置规模提高到50万吨/年,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产业集中度有很大提高,大型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主要问题

  乙烯原料优化与供应问题仍是重大挑战。受轻烃资源限制,国内新增乙烯产能的原料以石脑油为主,原料虽可做到相对优质,但不廉价。尽管我国大部分乙烯装置实现了与炼油的一体化,但相对于乙烯规模,目前所配套的炼油能力普遍偏小。

  在国际化竞争中,我国乙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我国乙烯产品自给率较低,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对于国外过剩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并没有有效的抵御能力。特别是拥有廉价乙烯原料的中东地区乙烯工业迅速崛起,将成为我国乙烯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目前在建的乙烯装置产品结构中,合成树脂比例高达79%左右,其他品种比例均有下降;在解决大宗初级产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没有完全实现产品升级的要求,产品差异化程度比较低,中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很多专用合成材料的专有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难以获取。

  未来趋势与发展潜力

  国内自给率将快速提高,仍保持较大缺口。根据国内企业新增乙烯产能计划,预计到2010年国内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480万~1520万吨/年,到2015年达到2000万~2300万吨/年。自给能力将有较大提高,但供不足需的状态会长期存在。

  一体化、基地化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和在建的乙烯装置基本具有可以依托现有炼厂或新建炼油项目;基地化建设是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主题,目前已完成自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乙烯基地的布局。一体化规模尚有潜力可挖。

  原料路线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发并应用了多种原料制烯烃技术,使乙烯的原料路线进一步丰富,其中包括MTO/MTP、CPP、superflex等技术。

  下游领域仍拥有较大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合成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加大,新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15年国内合成树脂需求量为584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5.9%;合成纤维需求量3250万吨,年均增速5.2%;合成橡胶需求量达到390万吨,年均增速5.4%。鼓励具有延伸产业特色的乙烯加工方案,发展高端下游产业,规避海外传统竞争。以带入高新技术的模式与外资开展合资,以提高国内乙烯技术水平和产品装置,使乙烯下游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构调整目标

  在石化产品市场短缺矛盾突出的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重心是提高总量供应,保证下游需求的有效供给。结合“乙烯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在建大型乙烯项目进度,加快完成国家已经批复的“十一五”规划项目,尽早对拟建项目进行论证,促进有炼油配套或原料落实的大型项目早日建设;同时依托现有企业挖潜改造,并探索原料多元化途径,保证乙烯供给能力的提高。到2015年,乙烯总有效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2300万吨/年,当量消费自给率提高到70%左右。

  进一步提高装置规模至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全球最大乙烯装置规模达到130万吨/年,且中东正在建设150万吨/年生产装置。目前国内新建乙烯项目则按照准入政策规模均超过80万吨/年。今后规划和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均应达到100万吨/年以上,甚至达到120万吨/年水平。到2015年,国内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60万吨/年以上。

  着重向大型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发展。新建的乙烯装置应有充足优化的原料供应为保证,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应有大于12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配套。向“炼油-乙烯-芳烃-动力”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相应炼油规模应达到1500万~2000万吨/年以上。

  调整下游产品结构,与中东产品错位发展。

  全面提高乙烯装置经济技术指标。优化乙烯裂解原料,提高氢气、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等高附加值产品总收率。到2015年,乙烯平均燃动能耗下降到600~620公斤标油/吨。

  产业布局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的整体布局将与炼油产业基本一致,即以“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发展重点,围绕中西部炼油项目建设乙烯工业基地。

  长三角地区对华东、华中沿江一带的辐射作用较强,是今后石化产业集聚和投资的重点地区;“十二五”期间,以长三角现有石化企业为核心,形成若干产能达到20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基地。珠三角地区是沿海的最前沿地区,近期发展重点为茂名、惠州,远期正在规划中外合资项目。此外,预计东南沿海受到中东石化产品的影响最为明显,下游发展重点应突出周边区域市场所需的优势和特色产品。环渤海地区靠近华北及内地市场,内需强劲,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石化产业布局应适当加强集中。

  在中西部地区,结合原油生产和原油管线建设,依托大型炼油项目布局乙烯装置。“十二五”期间在兰州、独山子、成都等地形成3~4个大型乙烯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现有石化基地比较集中,距离市场活跃地区运输距离较远,扩大产业规模要考虑有针对性的目标市场,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乙烯工业的升级改造,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为主。

  相关重点任务

  优化和丰富原料路线:进一步调整乙烯原料结构,通过一体化和大型化的建设模式,实现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和轻质化,不断降低乙烯生产成本;鼓励以油田伴生凝析油为原料生产乙烯;结合以CPP为代表的重油制乙烯技术以及以MTO、MTP为代表的煤制烯烃技术,在其进一步完善和放大后视情况进行推广,作为我国乙烯生产的重要补充。

  继续加大国产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密切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率。加大催化剂、化学品等的国产化力度,降低“三剂”成本。鼓励新建设的大型乙烯项目采用国产化设备和技术,并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鼓励以带入新技术和原料的模式与外资开展合作:在带入先进技术或者乙烯原料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国内石化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以保障和优化乙烯原料供应,提高国内装置的综合竞争力。

  优化调整下游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使乙烯工业中的下游产品向品牌化、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合成树脂方面,加快发展国内供不应求的高端树脂、功能性树脂和复合材料。聚烯烃树脂要从通用型向专用型发展。大力推动新型特种合成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包括ABS树脂、聚碳酸酯、特种工程塑料、新型硅氟材料、氯化聚合物、特种纤维、可降解材料等。

  在合成橡胶方面,加快发展目前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特别是卤化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加快异戊橡胶的开发,争取尽早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化。提高苯乙烯一异戊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SIS)、氢化丁苯热塑性橡胶等SBS高档产品的比例。加快发展氟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等特种橡胶品种。提高粉末橡胶、液体橡胶等专用品种的产量。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传统产品,应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具有特殊用途的新产品。

  在合成纤维方面,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提高功能性纤维的比例。加快己内酰胺、丙烯腈装置的改造和扩建,提高合成纤维原料供给率;提高PX和PTA的生产能力,力争自给率分别达到85%和80%左右。大力发展碳纤维、芳纶、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等特种合成纤维,研发PTT纤维并推动其配套的1,3-丙二醇的产业化进程。

  在有机原料方面,加快发展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端有机化工产品,重点是: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丙烯腈、己内酰胺、丁/辛醇、苯酚/丙酮、1,3-丙二醇、MIBK、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双酚A、己二胺、己二腈、TDI、MDI等产品。

  作者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