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召回门影响显现 车企冷热不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3日 01:49  第一财经日报

  刘霞

  一汽丰田的“召回门”事件,为3、4月份车市由热转冷注入一针“冷却剂”。

  在品牌危机、销量下滑、车价下跌的“恶性循环”因素制约下,丰田车系中的部分品牌被卷入了下行漩涡。而与此同时,个别车企却仍然为供不应求的订单热火朝天地加班赶工。车市的冰火两重天折射出不同车企各异的命运。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车市的一些经销商。经营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奥迪、北京现代等品牌车的4S店,均对库存过多予以否认,甚至仍然为没车可卖而苦恼。

  位于北京东五环的一家奥迪4S店的市场经理表示,刚上市的国产奥迪Q5以及新奥迪A4L等新款车型仍然要等上三四个月才能提车,全北京现在都不见这些车的库存。同时,北京市场上包括途观、C-RV等在内的紧俏车型加价提车的现象仍不见缓解,就连去年上市的搭载新款发动机的速腾,目前仍提不到现车。

  与此同时,在“召回门”后续影响逐渐显现的背景下,一汽丰田则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市场人士分析,一汽丰田收缩“战线”以求自保,对于精明的丰田公司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从去年到现在,除了一些小改款车型,丰田在中国市场一直无新车型推出,而这也一度导致丰田没有搭上去年中国车市“井喷”的顺风车。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消除“召回门”的不利影响,丰田在中国再遇“滑铁卢”可能在所难免。对于尚未在中国市场恢复元气的丰田来说,“减产”也许正是明智之举。

  从另一个角度看,丰田的“召回门”事件可能加快了车市“拐点”的到来。去年由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引发的车市疯狂、车企扩产可能逐渐趋冷,然后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回顾历史,无论是2004年南北大众的联手降价,还是2006年上海通用的降价,都曾引发了整个汽车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快速跟进,车价不坚挺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后,车市应声落入谷底。一个行业领军者率先探底,几乎成为车市年景不好的重要标志。而今年,丰田不幸成为了这样的“先驱”。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产品覆盖了上至中高级车,下至小型车的全系列车型,丰田产品价格不稳,其他厂家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是产品缺乏独特竞争力、产品生命力已处于中后期、缺少新车型的汽车品牌。

  当车市不再一荣俱荣之时,新一轮车市大洗牌的大幕将徐徐拉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